書寫幸福的民生答卷 峽江縣推進民生工作紀實

2017-05-19
来源:江西日报

  曾雙全 本報記者 李 歆

  民生所在,政之所行。近年來,峽江縣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不斷加大投入,解決基層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各類民生問題。一個個民生工程建設有序推進,一項項民生保障措施有效落實,交出了一張幸福的民生答卷。2016年,該縣用于民生支出的資金14.2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6%。

  民生實事為全縣百姓造福

  “新學校很漂亮,孩子能在這里就讀,我們很滿意。”5月13日,在峽江縣第二實驗小學校門口,前來送孩子上學的居民羅浩高興地說。

  隨著峽江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區人口與日俱增,縣城原有的實驗小學已無法滿足百姓需要,“解決城區小學大班額”成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之一。為此,該縣連續兩年將實驗二小的建設作為“十件民生實事”之首來推進,并于去年完成了總投資4365萬元的校園擴建工程,可容納學生2016人。

  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該縣在制作“民生菜單”時,把“黨政想干”與“群眾想要”緊密結合,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在取得民意“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把好事辦好。每年年底,該縣都會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來年民生工程實事,以集中力量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打造150套保障性住房、完成540戶棚戶區改造和安置任務、開展2662戶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建設高標準農田整治2.6萬畝……隨著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的順利實施,廣大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生態建養讓城鄉居民享福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居住在錦繡湖濕地公園的劉為政對這句話有著切身的體會。該縣投資1.3億元,將原本雜草叢生、污水橫流的爛泥塘改建成集“生態展示、景觀品賞、科普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錦繡湖濕地公園,成為市民健身漫步、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近年來,該縣圍繞“小而精、綠而美”定位,積極打造“山水相依、林路相映、人城相宜”生態縣城。通過改造濕地、引水入城,先后打造和提升了錦繡湖濕地公園、百花公園等一批生態公園,大力實施“森林城鄉、綠色通道”造林綠化工程,對國有林地和主干道沿線25.5萬畝重點生態區域實行封山育林,使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5.5%以上。

  為推進城鄉環境整治,該縣開展“凈水、凈空、凈土”行動,在生態紅線一級和二級管控區內,執行最嚴格的環保政策。對全縣34條河流實行“包河治水”,強力推進水庫水質治理和生豬養殖污染整治,嚴禁124座小(二)型以上水庫周邊非法違規畜禽養殖活動。同時,嚴把工業項目準入關,禁止污染企業進縣入園。如今,峽江人正張開臂膀擁抱森林,擁抱山水,享受“水清、地綠、天藍、景美”的生態福利。

  產業扶貧幫困難群眾謀福

  金江鄉下北坑村貧困戶肖高飛的妻子患有尿毒癥,需要每周到醫院做透析,并定期服用藥物,夫妻倆生活捉襟見肘。去年,當地政府幫助肖高飛定制了15個蜂箱開始養蜂,并為他配備了技術顧問,指導他養蜂技術。僅幾個月時間,便產出蜂蜜300多斤,輕松入賬8000多元,這讓夫妻倆興奮不已。

  產業扶貧,是峽江人在民生答卷上寫下的又一靚麗之筆。該縣設立鄉鎮脫貧攻堅幫扶服務隊,扶貧干部上門為貧困戶選準產業發展項目,制訂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為貧困戶申請產業發展補助,對有貸款需求的貧困戶積極協調農村商業銀行幫助解決小額信貸。同時,協調農技、獸醫、林業、水利等涉農部門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為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提供市場供求信息,尋找產業銷路。2016年,該縣整合產業扶貧資金600余萬元,成立專業合作社10余家,扶持1034戶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煙葉、中藥材、果茶等富民產業3899畝,帶動2629名精準扶貧對象脫貧致富。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