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本地新闻

专家学者把脉兰州文旅 建言破茧突围

2017-08-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国际品牌标准工程组织(IBS)中国区秘书长陈放演讲。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总监、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所长景朝阳发表演讲。

        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段广平介绍情况。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寇刚报道:21日上午,作为第七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重头戏的兰州文化旅游发展高端论坛上,来自全国多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金城,围绕新的历史时期,兰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建言献策,把脉问诊。

  “兰州倾力打造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的城市形象品牌。”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段广平在论坛伊始介绍,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民俗体验、节庆会展、演艺娱乐等方面,兰州逐渐形成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聚集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板块,丰富了全市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此次高端对话,段广平希望能借助高层次、高水平的平台,借助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努力弘扬黄河文化,为兰州发展文化旅游引入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改进的方法。

  景朝阳:将兰州打造成为向西开放的“金码头”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总监、区域合作与开放研究所所长景朝阳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西部地区区域文化、经济、社会加速融合的重要契机。作为连接亚欧经济圈的“全球最长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交流合作由来已久。兰州是面向欧洲和中亚的重要节点城市,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产能合作的示范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兰州要借助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兰州国际港务区的建设,为兰州的发展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其“一带一路”重要的战略支撑点、重要交通枢纽、贸易中转枢纽以及“一带一路”重要创新区的优势,使其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金码头”。

  陈放:兰州应将共享经济植入旅游

  论坛上,国际品牌标准工程组织(IBS)中国区秘书长陈放就《兰州文旅突围重磅核策划》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陈放指出,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但没有一家5A级旅游景区。兰州要围绕黄河、丝路两大主题,沿着黄河打造特色小镇,并在旅游中植入共享经济,建设以百合、大枣等特色农产品为主体的田园综合体,让青山绿水和鸟语花香并存,以实现“中国西北游精彩在兰州”。

  陈放表示,兰州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突出“黄河”、“丝路”两大主题,抓住核策划引领创意体系,突出地域特色,从思想,文化,政策,产业,投资等多方面突围,以打造魅力兰州。

  孙小荣:兰州要着力打造西北旅游集散中心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孙小荣指出,兰州旅游资源丰富,但亮点缺乏;珍珠很多,没有宝石,缺乏具有震撼力的旅游景区。旅游就是要知行合一,兰州旅游需要在文化与地理属性上进行深入探讨。

  他认为,宝兰高铁的开通缩短了兰州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距离”,使兰州更加主动地融入了“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作为兰州来说,要进一步明确兰州是交通枢纽还是旅游枢纽的定位,以免将兰州沦为游客在快旅慢行中的“中转站”,更应该着力打造西北旅游集散中心。

 

[责任编辑:许淼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