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深度报道

品鉴长沙 探寻长沙非遗故事——文润天心

2017-10-11
来源:香港商报网

文润天心美景。

如画的杜甫江阁。

火宫殿的臭豆腐制作技艺已经传到第四代传人。
 

  长沙天心区,地处长沙市主城区南部,北临开福区,南至湘潭市,东接雨花区,西濒湘江。

  因天心古阁而得名,是长沙的主要发源地,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天心区聚集了长沙60%的历史文化景点,素有“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之称,拥有天心阁、白沙古井、湖南第一师范、贾谊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天心区湘江岸线长达32公里,是长沙“山水洲城”魅力的最佳展示区域,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区。

  天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涌现了棕编大师王文定、臭豆腐制作传承人何谷良、核雕工艺传人罗成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秀传人,文润天心名不虚传。

  香港商报记者赵启东、张思静

  棕编大师王文定

棕编大师王文定。

  棕编,起源于战国时期,人们用棕毛编制蓑衣、棕绷床,“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古典诗词中,常有蓑衣形象出现,而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它的材料便是常见的棕叶,除了蓑衣,棕树还可以化身为菜篮、床垫、蒲扇等,进入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随后,棕编又逐步发展到用新鲜棕叶编制小动物,作为“非遗”的长沙棕编,棕编之巧与湘绣之美、菊花石刻之奇,并称为“长沙三绝”。

  王文定,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长沙棕编项目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誉为“最巧手的棕编美术大师”。几片普普通通的棕树叶子,一到王文定的手中,便仿佛有了生命,经过巧手盘旋,便成为了活灵活现的蚱蜢、蜻蜓、虾子、蜈蚣、蛇等各式小动物。

  “棕编技艺不是朝夕可练成的”,王文定告诉记者,棕编是她们家祖传的一门技艺,奶奶教给伯伯,伯伯教给哥哥,她14岁开始跟哥哥学习棕编,1972年进入长沙湘绣总厂从事棕编工作直至2003年退休,退休后,她更是将全身心投入到棕编的创作研究中。

  “棕编树叶不是从棕树上摘下来晒干就可以用,而是要经过煮、晒、压等一系列工艺加工才能使用。”王文定告诉记者,做棕编的每一步都不简单,首先是采料,必须选取饱满厚实的棕叶原料,而后将采来的棕叶先按纹路折叠,扎紧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煮至由青转黄成熟为止,然后日晒夜露,等到棕叶完全干透、变白才能用于棕编制作。

  近50年的钻研实践,使王文定创作了一整套棕编的独特技艺,其作品手法细腻、繁复、精致,造型逼真优美,其个人与作品屡获大奖。1994年作品《棕编》入选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199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6年其棕编作品在湖南省妇联主办的潇湘巾帼手工艺品展中获得一等奖,2000年其棕编作品在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旅游局举办的湖南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品大奖赛暨精品展金奖。

  现在的王文定,除了继续自己的创作之路,还固定时间去学校及非遗展馆进行授课教学,“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棕编之美值得传承”,65岁的王文定谈到棕编的未来,目光坚定。

  臭豆腐传人何谷良

  说到湖南的小吃,印入脑海的第一印象便是臭豆腐,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外焦内嫩,一口下去,酥脆入口,回味无穷,而湖南最正宗的臭豆腐出品地,非火宫殿莫属。

  火宫殿,湖南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场所,作为一家驰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长沙和湖南小吃,著名的姜二爹的臭豆腐、姜氏女的姐妹团子、周福生的荷兰粉、胡桂英的猪血、邓春秀的红烧蹄子、罗三的米粉、陈益祥的卤味、胡建岳的牛角饺子都是小吃的代表,其中以臭豆腐声誉最高。

  臭豆腐创始人姜二爹12岁学艺,从师访友,潜心钻研,做出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具有鲜、香、辣和外焦内嫩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毛主席阔别故乡三十年,1958年回湘仍惦记“火宫殿”的臭豆腐,前往视察。

  今年65岁的何谷良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臭豆腐制作第三代传人,臭豆腐制作高级技师。自1979年入职火宫殿以来,从事火宫殿臭豆腐制作近40年,一直秉承师傅刘涛云教诲,刻苦学艺,钻研技术。

  何谷良告诉记者,别看臭豆腐小小一片,工序却不简单,从备至臭豆腐卤水植物原料,到熬制卤水配方,再到豆子的选用、磨浆、点卤、浸泡、出缸、油炸,一共经历8道工序,才能有一片能入口的臭豆腐。此外,臭豆腐口味的好坏还在于关键工序的把控,比如豆腐胚入缸浸泡时间一定要4小时以上,绝不因供货量大而缩短浸泡时间,比如入锅油炸的火候控制一定要按姜氏祖传工艺流程进行,只有依法炮制,层层把关,才能保证臭豆腐的质量始终如一。

  何谷良表示,目前,火宫殿古法酿制的臭豆腐销量每年保持在6-8千万片左右,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火宫殿,第一选尝的特色小吃就是臭豆腐。现在,火宫殿臭豆腐制作工艺已经传到第四代传人,臭豆腐,这张湖南的小吃名片光辉依旧。

  核雕匠人罗成

  核雕,是由橄榄果核精心雕刻而成的工艺品,在我国历史悠久,有据可查的是明朝的《核舟记》,核雕工艺目前已选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有立雕、浮雕镂空雕等多种表现手法。

  罗成,天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项目传承人。今年34岁的罗成,从小酷爱手工制作,喜欢拿锯片磨制各种小刀具,并颇有雕刻天赋,初中美术课上他随手而雕的“福”字,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老师的认可开启罗成雕刻人生的第一站,由于对手工作品的喜爱,2004他找到了当时著名的雕刻老师王鼎新先生进修核雕。

核雕技艺化腐朽为神奇。

  回忆起那段拜师岁月,罗成用“难忘”两字进行了总结,“在学习中前半个月都是在练刀功,拿各种型号的刀,一刀一刀的在核表面去料,由于从没拿过这么小的东西雕刻,一天的练习下来手指都酸疼,几天下来连筷子拿不起。”

  正是那段难忘的岁月,让罗成练下扎实的基本功,也让他的核雕生涯从此起色。2016年,其核雕作品“八大财神”荣获“中国首届全国核雕大赛”银奖,作品“童子弥勒”在中国雨花非遗展上荣获“最佳技艺奖”,八大财神、八大仙、童子弥勒系列作品多次在省内外核雕工艺大赛中获奖,专家称其作品“寓意深远、神韵独具、惟妙惟肖、淋漓尽致。”2017年5月,罗成荣获文创十大工匠“金手指”传人奖。

  “学核雕很辛苦,一粒小小的橄榄核,要打磨成精致的艺术品,期间工序纷繁芜杂”,罗成告诉记者,以人物为例,雕刻过程有选料、画样、雕刻、抛光、开眼五大过程,好的核雕作品首先要精于选料,原料的品质决定了作品的本质好坏,首先要将采摘下来的橄榄核原料挑选品质好的收藏五年以上再进行雕刻,根据设计好的图案再选好的原料上勾勒出轮廓线,再进行逐步雕刻,雕刻的过程最难的把握是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感、神态,以及人物细节部分手指、眼神的处理,雕刻过程讲究一刀到位,这样的作品才有力度、线条才流畅,雕刻完的作品先用粗砂纸整体的打磨一遍,在用细砂纸打磨抛光,眼角缝、衣服褶皱处都要打磨干净,最后开眼,开眼得一刀到位,这样才能将眼神雕刻出来。

  尽管复杂繁琐,罗成仍对这一传统技艺心有独钟,“核雕是一门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并且对于丰富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保护传承这项古老的技艺,罗成成立了核艺工作室,培养核雕爱好者并坚持日常在非遗馆授课,把传统的核雕文化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许淼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