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宜黄系列报道之三:用"活力"绽放乡村笑颜

2018-01-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曹山宝积寺千年禅韵,纯美的旅游风景。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黄颖报道:有《宜黄赋》曰:水涤棠阴夏布兮誉四海,竹成二都土纸兮畅江右,稻酿白竹红酒兮迎远朋。辞赋中描述的,就是古时宜黄物产丰饶,经济昌盛之景。"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这句古语,在宜黄人民心中已唱了几百年。因为这里盛产夏布,棠阴古镇在历史上被称作"烟囱三万六、人口十万众",客商云集,人文景观丰富,成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当年汤显祖的千秋名剧《牡丹亭》就在这里首次上演。

  有产业有商业,才是真正有活力的标志。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振兴乡村,必须让乡村有活力。宜黄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是什么?县委书记姚飞翔说,宜黄要把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环境,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让绿色青山成为更多人的幸福靠山。宜黄县将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生态+",发展全域旅游,在"大生态、大景区、大旅游"的发展目标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

  如诗如画,美丽乡村走出深闺

  出身"名门"的二都镇帘前村,周边有着"江南第一古墓"明代抗倭名将谭纶之墓、徐霞客行走记载过的玉泉寺、有"土匪"传奇故事的涂家寨等景点,近年来,宜黄县将帘前村作为全县秀美乡村示范点来梳妆打扮。"我们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村庄地形设计建造了诗歌园、百草园、古戏台、村史馆、禾杠舞广场和文化长廊、自行车道、游步道、打靶场等。"二都镇党委书记章带荣告诉记者。记者在百草园看到,这里种植了近百种植物,"绿阳春""满天星""玉蟹冰盘""银丝串珠""飞黄腾达"……光是菊花品种,就多达十几种。穿过百草园,一幅幅体现宜黄特色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农舍小楼错落有致,或矗立清幽小径旁,或隐没古树浓荫间,可谓一步一画、十步一景。

  环境优美的戈坪村彭公岛

  再看戈坪村,宽阔蜿蜒的宜黄河由南往东缓缓而抱,通过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桥走上彭公岛,昔日这里贫穷落后,交通不便,如今却是换了人间。一整片竹林沿河而长,两条环形木栈道镶嵌其中,村道整洁,绿树成荫,戈坪村被自然拥抱成一个青山为障绿水为屏的优美绿色小岛。乡村新景成了彭公岛的王牌筹码,目前,戈坪村正着力打造集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魅力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

  走进乡间绿色、浏览乡土文化、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里乡亲情,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的新潮流。通过乡村旅游的推动,一个个美丽村落,犹如被深藏闺中的少女,向世人揭开面纱露出了美丽脸庞。近年来,宜黄县突出生态文化特色,打造乡村纯美新景,搭建乡村旅游平台,全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11个,省级生态村15个、市级生态村42个;全县接待游客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东陂镇江背村和南源乡夺中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二都镇白槎村正以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标准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正朝着生态美、百姓富、产业旺、文化兴的新农村建设之路迈进。

  聚集人气,产业兴旺全面升级

  美丽乡村需要用心经营。姚飞翔表示,目前宜黄的基础已逐步打好,下一步,宜黄县将在植入业态上下功夫,不仅让村子靓起来,更要让产业兴起来、让村民富起来,把美丽乡村真正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黄"新名片"。

  华南虎和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是江西宜黄的两张享誉全国的"生态名片"。这里有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省级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以及绵延上百里的江南竹海风光。2016年以来,宜黄打出了"纯美的旅游风景、优美的生态风景、精美的城乡风景、和谐的人文风景"四张牌,包括曹山宝积寺、石巩寺、谭纶文化公园、默照禅庭樱花谷等一批重点景区建设风生水起。通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宜黄县将"满天星斗"融合为"一轮明月",也为乡村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吸引人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宜黄人将心思用在深挖资源潜力上,释放生态巨大的生产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老百姓的口袋脑袋一起富起来。

  梦想无疆,凿路而行。蓝图既绘,美好可期。姚飞翔说,乡村振兴是大工程,尽管面临着外缺人气流和资金流,内缺解放思想和大产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精神,肩负起精心打造"四个宜黄"的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地跑好我们这一棒,就一定能够外树形象,内树信心,开创宜黄发展的新境界。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