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讓綠色成為株洲的幸福底色——“話說株洲發展”系列述評之二

2018-05-15
来源:株洲新闻网

  “西班牙的種植場主曾在古巴焚燒山坡上的森林,以為木灰作為肥料足夠最能盈利的咖啡樹施用一個世代之久,他們何嘗關心到熱帶的大雨會沖掉毫無掩護的土壤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

  一個半世紀前,馬克思主義原理就已經指出,急功近利的資本主義在掠奪原始資本時,自然生態系統遭到極大地破壞。100年後的今天,人們的思與行依然繞不開人與自然的關系。探尋發展和生態的和諧之道,成為人類必須面對的課題。

  2011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我市視察,指出要從抓好生態建設、節能減排上入手,做好湘江流域治理,為株洲綠色發展引航。

  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創建“兩型社會”試驗區為抓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色成為株洲的幸福底色。

  藍天百雲下的株洲。 (劉正湘 攝)

  綠色發展既是中央要求,也是民生訴求

  從“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發展,到質量與效益並重,發展的境界不斷提升。

  從求溫飽到盼環保,從“謀生計”到向美好,生態在人民心裏的分量越來越重。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基本的公共產品,是全面小康的應有之義。

  幾十年來,株洲傳統工業締造的輝煌讓人驚羨,但往昔的輝煌大多是建立在高耗能、高汙染的粗放型發展之上。引以為豪的清水塘老工業區,為國家發展作出了曆史性貢獻,卻將汙染和苦澀留給了自己。

  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環境更美好,不只是老百姓的期盼,更是執政者的理念。

  再也不能走先汙染再治理的老路,這是發展所需,民心所向。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成為新時代的發展指南。擯棄傳統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貫徹中央要求。

  株洲是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道路上先行先試,探索一條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的新路,這是株洲必須完成的國家使命。

  2017年省兩會期間,省委書記杜家毫參加株洲代表團審議,強調株洲要在綠色轉型方面發揮示范作用,這成為株洲發展的重要遵循。

  按照中央、省委要求,順應發展大勢,回應群眾期盼,走“產業綠、結構優、效益高、資源節、城鄉靚”的綠色發展之路,是株洲的必然選擇。

  300米高空鳥瞰株洲全景!(網友:寫給夢想的信 攝)

  綠色崛起既是戰略考量,也是發展引擎

  “株洲有壯士斷腕的魄力,在經曆一場浴火重生。”前不久,全國媒體記者聚焦株洲綠色發展後,不約而同發出如是感歎。

  任何變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總是伴隨著爭鋒、伴隨著陣痛,甚至引來不少誤解非議,這無不考量著決策者的擔當與智慧。

  清水塘老工業區,那么多企業說關就關,幾百億元的GDP上哪去找,財政稅少了靠什么來補?牽一發而動全身,株洲的地位受影響怎么辦?曾經瀟灑地走過來,為何不繼續瀟灑地走下去?

  這是當前與長遠的抉擇,謀一隅與謀全局的考量,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爭鋒。

  猶豫者、悲觀者,總是依靠慣性思維看問題。勇於擔當的改革者,則已嗅到機遇的芬芳。

  不能錯失良機。敢於犧牲眼前利益謀求長遠發展,勇於退出舊產能培育新動能,綠色發展才能繪出株洲美好的新藍圖。

  大氣魄實施清水塘老工業區整體搬遷,大投入推進湘江保護與治理“一號重點工程”,大手筆打造株洲·中國動力穀,大力度培育新興產業,為的是生活品質提升、環境改善,為的就是株洲可持續發展,為的就是讓人民最終受益。

  河東風光帶 (劉震 攝)

  萬豐湖(李茂春 攝影)

  綠色底色既是顏值打造,也是幸福體現

  藍天不再是奢望, 綠水不再是惆悵。城市不僅有鋼筋水泥的強健骨骼,還有鶯飛燕舞、四季分明的膚色,更有鄉愁依伴、安居樂業的和諧。

  騰籠換鳥的方法論,在株洲大地生動實踐。

  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大刀闊斧,馬不停蹄;新興綠色項目大力引進,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推進“五大”行動,城市“顏值”進一步提升;實施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勾畫幸福新版圖……

  綠色發展,城鄉蝶變。

  去年,株洲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72天,優良率達74.5%,居長株潭地區第一。工業企業廢水100%達標排放,湘江水質從國家III類標准提升到II類,市區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水功能區達標率均達到10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6%,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2%,天藍地綠水清成為常態。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正推動著株洲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雙重變奏。回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握了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城市軟實力和軟環境進一步增強,吸引更多人才“鳳棲株洲”。

  曾經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變得綠油油、水靈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指數不斷攀升,株洲也由一個“全國十大空氣汙染城市”變成了“全國文明城市”,由一個資源要素外流的城市變成了“全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城市”。

  一個老工業城市綠色轉型的鮮活樣本,正吸引著世界驚羨的目光。

  (株洲日報記者 俞強年)

[责任编辑:仇佩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