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特别报道

苗家孝女蒙老贵:要带母亲出嫁

2018-08-1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讯】通讯员 梁雨 报道: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区的加鸠镇裕民村,有一位名叫蒙老贵的苗家女子,面对提亲的人提出一个要求,要带着母亲一起出嫁,为了母亲她宁愿错过自己幸福甜蜜的爱情婚姻,32年无怨无悔地服侍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直到自己不幸患上不治之症离开人世,她的孝心大爱在广袤的月亮山被人们广为传颂。

  坐落在苍茫的月亮山区孔明山下的裕民村是从江县加鸠镇一个行政村,总共有264户1056人,全部是苗族。1970年12月,蒙老贵就出生在这个苗家寨子的一户贫困人家,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妹妹,尽管生活贫苦,但是一家人却也其乐融融。

  到蒙老贵刚满16岁的那年冬天,一场意外的突发事故使蒙老贵的父亲生命垂危,当已经不能开口说话的父亲弥留之际朝蒙老贵不停地眨巴着眼睛的时候,她似乎明白了父亲想要说的话:照顾好你的母亲和两个妹妹。

  “那年我也还小,但是至今我还记得堂姐握着叔叔的手说,爸爸你放心,我会照顾好母亲和妹妹的。”时隔30多年,蒙老贵的堂弟蒙兴华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安葬父亲后,刚刚年满16岁的蒙老贵担起了家里主要劳动力的重担。由于母亲体弱且常年病痛缠身,苦活重活都落在蒙老贵稚嫩的肩膀上,春耕耙田秋收割稻,上山砍柴下地锄草,家里家外的农活蒙老贵都抢着干,为的是让母亲少些劳累。村民们记得,在农忙时节,上山的小路上总是看到蒙老贵早出晚归的匆匆忙忙的孤独的身影。

  “我们这里都是沿着大山修建的梯田,特别是春耕犁田耙田的时候十分艰难,那时蒙老贵家买不起耕牛,亲友乡邻又都各自忙着自家的活路,春耕时候她就在前面拉犁耙,母亲在后面掌犁握耙。”村民潘老三说,后来蒙老贵的母亲因病实在干不动了,蒙老贵就自己做了一个木制钉耙用来耙田,到秋收时节蒙老贵就带着两个妹妹割稻打谷,多少年来她硬是把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

  转眼到了蒙老贵婚嫁的年龄,看着同村的女孩子一个个出嫁了,母亲为女儿的婚事着急起来,劝蒙老贵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以便有个相互照应的男当家。蒙老贵心里知道,母亲心疼自己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不忍心让自己在家里受苦受累。更让她难以忘记的是父亲临终前那深情的眼神,她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她总是安慰母亲说不要着急,等有个合适的人家了就结婚。

  “蒙老贵善良勤劳,在我们方圆十里的山寨是有名的好姑娘,那时候来上门提亲的人家很多,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但是蒙老贵都没有把自己嫁出去。”今年68岁的邻居王老友说,后来才知道蒙老贵对前来提亲的人提出一个要求,要么带自己的母亲一起出嫁,要么上门当女婿一起俸养自己的母亲,“由于蒙老贵家境贫穷,那时候她一家住的是茅草棚,加上传统观念的偏见,有意提亲的人家自然不愿意来上门做女婿。”

  转眼又过了些年,蒙老贵的两个妹妹也先后出嫁了。岁月如梭,年复一年,很快年过三十的蒙老贵成了许多人家可望而不可求的“好媳妇”,上门提亲的人家也逐渐少了。

  姐妹们都嫁人成家后,家里就只剩下了蒙老贵和她的母亲。她白天上山干农活,晚上洗衣做饭为母亲熬药捶背,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在艰辛中一天天过去。随着蒙老贵的年纪一年年增长,能够同意她带母亲出嫁的上门提亲的人家始终没有出现。

  “蒙老贵善良勤劳,每当哪家有晚辈不孝敬长辈的时候,总有人拿蒙老贵来做对比。”村民王老友说,蒙老贵成了村里孝敬老人的榜样,许多人家的儿子媳妇都学蒙老贵那样孝敬自己的长辈,“她在村里很受尊敬,老人小孩都喜欢她。”

  从江香猪盛产于月亮山区,裕民村是产地之一,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当地政府就把发展香猪饲养作为一个富民产业来抓,扶持鼓励群众发展香猪养殖。蒙老贵尽管家里只有她一个劳力,还要照顾母亲,但是勤劳的蒙老贵还是积极响应县里的号召,买来母香猪进行饲养,专门卖猪仔,以改变家里的贫困窘境。后来当地政府知道蒙老贵的情况后,把她列为五保户给予照顾。这些年来,蒙老贵靠卖香猪仔的收入和加上政府给的救济金,家里渐渐有了些积蓄。

  正当好日子一步步向历尽生活艰辛的蒙老贵走来的时候,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不幸事情发生了!2017年初夏,蒙老贵突然感觉自己的胸部隐隐发痛,她以为可能是偶然这样,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然而事情并没有像蒙老贵预想的那样,胸痛的感觉越来越厉害,不得已她在亲友的陪同下到县医院检查,但是查不出什么结果。远在广东打工的妹妹知道姐姐蒙老贵的情况后,感觉情况不是那么简单,就把蒙老贵接到广东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没想到,结果一出来竟然是蒙老贵患上了乳腺癌!而且是晚期。

  一声晴天霹雳让蒙老贵的亲友和村民们伤心欲绝,大家极力劝她住院长期治疗。虽然不懂汉语但是聪慧细心的蒙老贵从医生的眼神里知道了自己病情的后果,加上家里的经济状况她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在妹妹撕心裂肺的哭声中,蒙老贵从广东回到了贵州从江县月亮山区裕民村的家中。

  自从广东回来后,蒙老贵的病情日益加重。2018年元月,蒙老贵的病情发展到了不能进食的严重的症状,她知道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再也不能侍奉自己的母亲了。“临终前的那天晚上,蒙老贵姐姐和我们说,这些年来她存了一点钱,共有一万块,她说她可能活不了几天了,她说她死后要我们用三千块钱来办理她的后事,留七千块钱用来给她的母亲养老……”蒙老贵的堂弟蒙老刹说,她临死前最担心的是年老的母亲,一直叫我们帮忙照顾好她的母亲。

  蒙老贵出殡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了,人们按照当地的习俗为她办了一场庄重的葬礼,长长的送殡队伍把蒙老贵送到了村脚下一座地名叫做礼摆坡的地方安葬,为的是让她在这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安静地歇息。

  按照当地的习俗,过世的人坟墓都不立墓碑,只垒砌一座坟茔。尽管这样,月亮山下污牛河畔的礼摆坡上那一座新刚垒起的坟茔,墓里的主人的名字却深深印记在这一方村民的心里——蒙老贵。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