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本地新闻

长江大保护系列报道——江滩谋变

2018-08-24
来源: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洲。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安徽省的安庆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自宿松段窑到铜陵三江口,长江流经安庆市境内长约165公里,也形成了两岸江滩绵延向东。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已摆上优先地位。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又对江滩提出了更高的生态要求。从无到有的安庆外滩公园、从过去疫情高发的芦苇地到枝繁叶茂的林场、从过去算经济账到现在环保账复绿江滩……江滩的变迁见证着环保理念的升级和长江大保护的步伐。
 
  从无到有: 安庆外滩似堤似园
 
  提起江滩,安庆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安庆的江滩公园。
 
  西起焚烟亭,东至大桥下,超过4公里,面积30多万平方米。安庆江滩防洪景观带串起焚烟亭、迎江寺等景点,相望振风塔,远眺安庆长江大桥,更可观长江百舸争流。在承担原本城市防洪功能的同时,更成为市区沿江最美风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然而在1998年之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
 
  “之前我家门前的江堤很矮,更谈不上有公园了,甚至连现在的沿江东路还是一片平房区。江边全是芦苇,只能站在江堤上远远看看。”在江边住了50多年的程庆生回忆道。
 
  安庆市河道管理局一分局局长魏明介绍到,其时,安庆江堤城区段由立新圩、大件路、西土堤、块石墙、钢筋砼墙及东土堤六段组成。建国前堤身单薄矮小,虽然之后历年加高培厚,但每至夏汛,仍被水患掣肘。不仅如此,由于抗洪的需要,长长的防洪墙更阻隔了市民的亲水情结。
 
  “以前沿江路只到宜城路口,再往东就是居民区,东土堤外芦苇杂草丛生,由于当时水运兴旺,很多江滩还成为周边工厂的堆场,可谓脏乱差。”魏明说。
 
  1998年11月,经历长江大汛之后,国家投资15亿元的安庆长江大堤建设开启,其中安庆市区防洪工程投资1.4亿元,由地方自筹3000万元,防洪景观工程同时开工。安庆江滩迎来了新生。
 
  沿江东路居民区拆迁、西土堤工程征迁、安庆石化59号库为工程让路……城市防洪工程共拆迁安置40000平方米。建成后,景观带种植灌木及乔木30多万株,建有长4公里的观江平台,最宽处达8.5米。穿过防洪墙,步入景观带,市民们的亲水情结第一次得到安心的释放。
 
  然而安庆江滩的变化并未止步于此。
 
  2004年10月,在安庆城市防洪景观工程东端,安庆外滩公园破土动工,占地45000平方米。2005年10月,安庆长江大桥绿地景观工程与外滩公园相接,景观带再次向东延伸1公里。
 
  至此,由城市防洪景观带、外滩公园和安庆长江大桥绿地景观工程组成的城市防洪景观工程超过4公里,成为安庆人引以为豪的“安庆外滩”。其间,依据现状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以安庆舰、安庆近代工业文明为主体,以安庆著名的历史史实为主线,布置了雕塑和文化墙,安装了多处健身器材,点缀多处休闲广场和观景平台。
 
  《宜城防洪工程建设记》中记载:诸般景胜临水蜿蜒,一脉贯通,彰显水城特色,提升人文品味。如线串珠,尽显风流。
 
  “每天我都会去江边走一走,有文化的熏陶,也有绿色的环境,和之前相比就是天壤之别。”程庆生说。
 
  兴林增绿: 昔日沙洲今日林茂
 
  沙漠洲,生活在安庆城西的老居民还记得它曾经的模样:杂草丛生、芦苇遍地、血吸虫肆虐。荒芜之地如同沙漠,由此得名。如今,曾经的沙漠荒洲后面多了两个字--林场。通过兴林抑螺工程,荒洲已成绿洲。
 
  4000亩江滩上,沟渠纵横,高高的圩垄上,一片片杨树挺立。经过5年时间的培育,杨树已枝繁叶茂。不仅如此,这一片曾经血吸虫泛滥的滩涂已连续多年未检出阳性钉螺。
 
  从无法下脚的滩涂到郁郁葱葱的林场,沙漠洲只用了短短5年,这得益于林业血防工程。
 
  安庆市长江岸线约165公里,两岸滩涂面积不小,仅皖河沿岸滩涂就达4万亩。但由于气候条件和水环境原因,这里又十分适宜钉螺孳生。仅大观区涉及的3个乡镇21个行政村和皖河农场的11个分场都曾是血吸虫病疫区。
 
  “过去为了灭螺,多采用药物喷洒等方式,污染土壤和水质。现在将林业和血防工作相结合,通过种植血防林,以改变钉螺孳生环境、降低钉螺密度、切断人畜血吸虫感染传播途径,以达到抑螺效果。”市林业局科技中心负责人王康明介绍。
 
  通过兴林抑螺,血防林已成为长江防护林及沿江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据市血防所检测结果显示,安庆市已连续5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阳性钉螺检出率为“0”,人畜感染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
 
  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血防林还发挥着经济效益。
 
  据测算,10年生杨树每亩蓄积均能达到8立方米以上,按每立方米600元计算,主伐后平均每亩产值在5000元以上。
 
  由于血防林突出的生态效益,该工程纳入到林业重点工程,并做到造林与保护相结合、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造林绿化与抑螺防病相结合、科技示范与提高工程质量相结合、林业血防工程与其它林业重点工程相结合。“各工程间通过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生态效益明显。”王康明介绍。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安庆市每年血防林营造任务占安徽全省任务的70%左右,截至目前,已有26.3万亩的江河滩涂改天换地。昔日疫情蔓延、生态环境恶劣的江河滩涂已变成了绿树成荫、造福百姓的宝地。
 
  “现在政府有规划将沙漠洲林场及周边建设成湿地森林公园,将来这一片沙洲将成为市民休闲的另一好去处。”沙漠洲林场负责人陈新维说。
 
  清理滩涂: 修复江滩水清岸绿
 
  “以前在家边江滩上养了200多只蛋鸡,由于环保意识不强,养鸡场对环境造成影响,6月份在乡农委的劝说下,我已经将养鸡场关闭了。”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前江村村民朱俊说。
 
  在长风乡,朱俊不是个例。今年6月,迎江区长风乡集中清理外滩种养殖户,共清理外滩养殖户4户,清理种植面积100亩。
 
  然而利用江滩开展种养殖,在比邻长江的乡镇并不少见。
 
  据安庆市市河道管理局统计,宿松县滩涂湿地种植了小麦和油菜52270亩;望江县林农间种农作物13000亩;大观区皖河农场段林间套种冬小麦400亩,大观区安广江堤段菜地250亩;桐城市菜地20亩;迎江区、经开区范围内的沿江外滩地均有农户种植农作物现象,共1549亩。
 
  在养殖方面,宿松县低洼水面主要采取拦网捕鱼,枯水季节也偶尔投放少量鱼料;同马大堤圩内养殖鸡、鸭等牲畜专业户均到堤外放养和取水,围网养鱼50亩;大观区皖河农场段养鱼水面140亩;迎江区、桐城市均有外滩家禽养殖现象。
 
  “从宿松段窑到铜陵三江口,我市165公里的长江岸线周边江滩资源丰富。在生态环节中,江滩起到了过水和生态湿地作用。但长期以来,农户利用江滩开展种养殖、一些工厂企业在较高地势的滩地上建堆场和码头等行为,使江滩被无序占用。”安庆市河道管理局局长陆齐介绍。
 
  农田种植、无序占用破坏了江滩湿地环境,大面积的农业种植和过度施肥,更给长江水质带来了影响。
 
  据2017年环保部发布的一项监测结果显示,目前长江干流主要污染物从过去的COD(化学需氧量)、氨氮转变为总磷污染。而总磷污染七成左右来自农业面源污染。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结合安庆市长江干流滩涂湿地环境实际,安庆市制定了《长江干流安庆段滩涂湿地环境整治专项方案》。沿江围网养殖全部拆除、江滩种养殖分步清理。
 
  据安庆市河道管理局统计,截至目前,该市已清理长江滩涂湿地种植1416亩,清理外滩地私建乱建17处280平方米。全市沿线涉河项目共164个,共拆除违法项目28个,清理岸线长度为2.76km。
 
  “目前已清理长江干流安庆段滩涂湿地1400余亩,正在对已经清理长江滩涂进行生态复绿。宿松、望江两县的外滩种殖正按计划逐步清理。以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陆齐说。
 
  香港商报 通讯员 常 艳
[责任编辑:李振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