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黃山之南全景黟縣 描繪現代版《桃花源記》

2018-10-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黃山古稱黟山,黃山之南,全景黟縣。安徽黃山市黟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川毓秀,田園相依,生態絕佳,契合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絕妙意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生態示范區、中國旅游強縣”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畫里鄉村”的美譽。

 
  金秋的長風,吹過青山綠水,吹過古黟大地。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一幅綠色生態、人地和諧的美麗壯錦、一幅現代版的《桃花源記》正越來越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是黟縣生態環保綠色鏖戰的縮影,也是中國生態文明審美成就的縮影。從生態自覺、生態自強邁向生態自信,黟縣,這座千年古郡正演繹“綠色崛起”。
 
 文  吳敏  胡利群
 
 
  打造“兩山”論實踐鮮活樣本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西遞、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第18年。改革開放以來,黟縣根據區位環境和資源稟賦,確立走生態為先的綠色發展之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黟縣的生動實踐。
 
  黟縣既是長江水系發源地又是錢塘江重要水系,也是天目山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的重要生態屏障。近年來,黟縣縣委、縣政府以“生態立縣、旅游強縣、文化名縣、創新活縣、開放興縣”為總體思路,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為總抓手,以環保督察為主線,形成縣委、縣政府總負責,縣環保委總協調,環保統一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鄉鎮屬地管理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環保工作格局。
 
  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城鄉顏值更高了,“世外桃源、畫里鄉村”主題形象進一步彰顯。成功探索出村莊環境治理“塘田模式”、旅游景區經營管理“宏村客棧聯盟模式”、河道治理“柯村攔河養魚模式”等經驗,并被海內外媒體廣泛報道。宏村·奇墅湖水利風景區、塔川森林公園先后成功入選國家級風景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西遞鎮榮獲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宏村躋身“中國美麗鄉村”,五里村入選“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特色民居村”,盧村獲評“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
 
  一組簡單的數字就足以反映出黟縣的生態成就:857平方公里縣域內, 森林覆蓋率84.8%,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8平方米。空氣質量主要指標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以內,連續2年蟬聯安徽省榜首,負氧離子達到32000個/立方米,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水質達標率100%。先后榮獲全國第九批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地區、全球百佳綠色目的地、全國首批綠色小康縣等稱號。
 
 
  矢志做好綠色發展 “優等生”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生態立縣的戰略部署,黟縣不斷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打造生態旅游的“示範地”,讓“生態美”與“百姓富”同頻共振。
 
  “十二五”以來,全縣落實封山育林面積2.79萬畝,落實人工造林4.75萬畝,全縣林地面積占縣域面積85.9%,森林覆蓋率達84.8%,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鎮4個、森林村莊40個、森林長廊36公里。
 
  注重發展綠色產業,打造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集群。2016年成立了全國首家縣級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辦公室。借力全國有機產業建設示范縣,全國“兩山論”基地示范縣的創建,把發展黑茶、黑果、黑糧、黑雞、黑豬“五黑”系列特色產業與精準脫貧、鄉村旅游相結合。目前,黟縣的香榧、黑雞、古墨茶已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依托康師傅、桃源食品等骨干企業,大力發展健康飲水、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助力工業經濟轉型陞級。目前,全縣開發旅游特色商品1200多個,發展旅游商品實體經濟1000餘家。
 
  全面落實河長制等重點工作,對全縣所有行政村、公路沿線、干流、景區景點及省市交界點進行全面整治。結合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統籌抓好污染物防治、漁業資源管理、大氣污染防治、燃煤鍋爐、建筑工地揚塵等工作,全縣PM2.5濃度值最低,排名全省61個縣(市)首位,有效保障了藍天常在、綠水長流。
 
 
  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今年以來,黟縣深入貫徹落實新《環保法》和《安徽省環境保護條例》,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及縣域環境問題的整改,嚴守生態紅線。重點圍繞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打造美麗幸福家園。
 
  以“五控”治理為抓手,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開展工業廢氣、餐飲油煙、秸稈焚燒、工地揚塵等專項整治行動。率先在全市完成2015-2017年度308輛黃標車淘汰任務。
 
  圍繞水環境整治,壓實河長制。探索河道經營管理權承包到戶的“河權改革”試點工作,成功探索了柯村美溪“攔河養魚”河道治理新模式。出臺《黟縣“護綠——2018”專項行動方案》,推行林長制。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3432.1畝,占年度任務的120.4%。 優化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構筑水清岸綠的生態屏障,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打贏環境治理攻堅戰。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落實全域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推廣村莊環境治理“塘田模式”。推進“全國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示范試點縣”建設,申報國家土壤改良示范縣項目。
 
  抬頭仰望,碧空如洗,綠水繞城青山綿延,公園串珠繁花似錦。細讀數據,成績喜人,今年一、二季度全縣大氣PM2.5平均濃度為14微克/立方米,繼續保持全省首位。
 
  全域旅游,全景黟縣,打造“詩和遠方”。今年1-8月份,黟縣共接待游客1084.85萬人次,同比增長12.86%,實現旅游總收入91.42億元,同比增長13.16%。
 
  踏著深化改革開放的步伐,生態環保領域的改革繼續疾步向前,黟縣正隨著生態發展的旋律擁抱未來,一座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品質之城正在黃山之南加速崛起。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