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本地新闻

第16次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在牛首山召開

2018-11-05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中日兩國約30位領導和嘉賓合影(湯霖 攝)  

 
  【香港商報網訊】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開園3周年之際,11月3日,2018牛首山佛頂文化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學主辦,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協辦,南京牛首山佛頂寺、牛首山佛教文化發展基金會承辦,以「中日佛教教育研究」為主題的第十六次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在南京牛首山佛頂宮舉行。
 
  江蘇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周偉文,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心澄,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聖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哲學系教授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所長凈因,日本佛教大學曾和義宏、稻岡誓純等中日兩國約30位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共同曆數過往,秉承友好和虔誠的信念,共同探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方向。
 
  共謀學術理論創新 中日佛教交流再上台階
 
  中日兩國佛教界之間的友好交流源遠流長。公元552年,佛教傳入日本,在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中,兩國佛教各宗派之間開展了多方面、多層次的交流活動,持續不斷,迄今不衰。歷史上眾多得道高僧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作出貢獻,六次東渡的中國赴日高僧鑒真更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使者。
 
  兩國佛教各有其優勢,面臨傳統與現代在學術方面的繼承和創新、寺院建設和管理的制度運行等共同困境,應尋求和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和機制。在開幕式致辭中,心澄表示,中日兩國佛教學術界的頻繁交往和共同努力,對促進兩國學術進步、理論革新,乃至佛教界的進一步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更為維護和平、眾生安樂幸福出一份力。
 
  心澄說:「作為『黃金紐帶』的重要一環,歷時三十餘年的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已成為中日兩國佛教界和佛學界唯一堅持至今的佛學交流平台,是兩國佛教友好交流的有力見證。希望中日兩國佛教界積極發揚佛陀慈悲博愛思想,努力凈化社會人心,消除民族隔閡,為促進中日友好、維護世界和平作貢獻。」
 
  日本佛教大學川村覺昭教授表示:「我們這一屆的會議主題是關於佛教教育,由此可見中方佛教界對佛教教育是非常感興趣並且會持續研究下去。」
 
  隨後,南京大學資深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賴永海院長與在座嘉賓分享關於佛教教育中的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問題的觀點,他認為:從佛教教育來說,培養佛教人才和一般大學是不同的,佛教教育不用於一般教育,一般教育注重知識傳授以及能力培養,而佛教教育注重的是追求升格和菩提心的培養。
 
  作為學術層面的友好往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走過了三十多個年頭。站在社會發展、兩國交流深入的歷史節點上,本次學術交流會議將增進中日佛教學術的溝通,重溫歷史,汲取經驗,推動開創新時代中日佛教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兩國佛教交匯 牛首彰顯文化名山歷史底蘊
 
  中國佛教擁有2000多年悠久的歷史,湧現了許多高僧大德,締造了眾多祖庭,底蘊與經驗為世界矚目。而佛教在日本社會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日本人口中,佛教徒佔比例超過70%,信徒眾多促進日本現代佛教發展,佛教教育隨之取得相當的成績。本次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選址牛首山,為佛教文化源遠流長的中日兩國,搭建了友好交流的橋樑。
 
  牛首山自古以來就是佛教名山和文化名山。唐代,被譽為「東夏之達摩」的法融禪師在牛首山創立牛頭禪宗,開啟了佛教的中國化歷程。如今,因秀美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佛教淵源,這裡成為了供奉當世僅存、世間唯一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的佛教聖地。因此,本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選址於此,充分展現了兩國佛教的深厚歷史與寬廣未來。
 
  目前,牛首山正成為海內外億萬信眾頂禮瞻望之聖地,吸引了中國乃至世界佛教界與文化界的關注。佛頂文化藝術節是牛首山立足自身獨特文化資源,以開放的胸襟與廣闊的視野打造的品牌文化活動。
 
  作為南京乃至江蘇文化旅遊領域具有較強影響力和較高知名度的文旅品牌活動,佛頂文化藝術節積極開拓思路,堅持融古貫今。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墨韻·匠心」書法藝術展、「盛世華章·牛首頌歌」情景詩畫晚會、「我的禪」生活美學設計展、第十六次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等文化藝術活動接連上演,豐富佛頂文化藝術節活動形式和內涵、增強各方參與度與體驗感。
 
  未來,牛首山將繼續發揮佛頂骨舍利供奉聖地和佛教名山的雙重優勢,致力成為海內外佛教界交流互鑒的窗口與平台,成為傳承與發揚中華佛脈的一張亮麗新名片。(杜林 宋璟 趙思敏)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