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商报专稿

“遷徙當代——深圳鹽田國際藝術計劃”首季駐留展覽開幕

2018-12-19
来源:香港商報網訊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余安之 報導:2018年12月19日上午,由鹽田區委宣傳部(區文體局)主辦,深圳市上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的“遷徙當代——深圳鹽田國際藝術計劃”第一季駐留展覽在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村4號樓順利舉行開幕儀式。出席開幕儀式的嘉賓包括該計劃發起人楊勇、駐留藝術家葉志明、居住鰲湖藝術村的藝術家孫犁,以及大梅沙村相關藝術計劃的積極推動者鹽田區副區長周敏等。

 
  大梅沙村:或成藝術愛好者的朝圣勝地
 
  繼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鹽田大梅沙村作為分展場后,2018年,藝術繼續在此地發酵。“遷徙當代——深圳鹽田國際藝術計劃”,一個為期兩年的藝術家駐地項目在此正式啟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藝術小組、學者等將被招募或邀請進駐大梅沙村,在一定時間內體驗、觀察該片區域,同時進行研究和創作。它既是創作者的一次遷徙過程,亦是大梅沙村藝術生長的過程。第一季四位駐留藝術家,分別是來自日本的武田哲、香港的葉志明、北京的蕭昱與楊曉雅,創作成果形式包含繪畫、裝置、雕塑及在地研究。經過三個月的駐地經歷,創作成果現以展覽形式呈現,意在讓村內居民、城市觀眾通過第一季駐地創作情況,了解大梅沙村的獨特性,關注藝術在深圳非中心區分散卻不算零星的生長現狀,及深圳城市化進程中城中村的未來方向。
 
  當日,項目發起人楊勇對此次項目進行總結,并對駐留成果展覽進行簡單介紹。隨后,駐留藝術家葉志明稱此次駐留項目通過與其他藝術家的交流,與大梅沙村不同身份、不同年齡層的居民深入交流,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去年參加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鹽田分展場藝術板塊的藝術家孫犁受邀參與開幕式,對于從北京搬到深圳,常居鰲湖藝術村,她認為這也是一種遷徙,藝術家喜歡通過游走的狀態,觀察自身所處環境的變化,并通過藝術形式表達。
 
  鹽田區副區長周敏對參觀幾個藝術家工作室后表示,這個計劃本身值得驕傲,但成果更令人滿意,作品與展覽在說話。通過此前三個月時間的駐留活動,大梅沙村從以前只被大眾記住的海濱公園、萬科摩天樓,到現在又多了一個大梅沙村。周敏表示這是去年選擇大梅沙村作為雙年展場地,今年繼續做藝術計劃的出發點,讓藝術與文化在大梅沙村的積淀更厚實。此外,“遷徙當代——深圳鹽田國際藝術計劃”至少還有兩季,通過這些藝術的發生,希望讓大梅沙村更有趣,更有內涵,目標是讓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都能來此,大梅沙村能變成藝術愛好者的朝圣勝地,雖然這個時間不知道多久,但值得期待。
 
  展場設計:工作室還原+拼貼空間+個展空間
 
  致辭結束后,項目發起人楊勇開始進行導覽,對整個展覽的設計與安排進行詳細介紹。經過去年雙年展的建筑改造,大梅沙村原本一些自建民宅,變成更宜居空間;而其中的三棟樓房又在此次藝術計劃中被選為駐留藝術家工作室;現在,三個月駐地時間后,它們又從事件發生地變成展覽場地。展覽場地穿插在民宅群落中,如同社區美術館,為居民在日常生活之外,提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生長空間。
 
  展覽空間上,1號樓因為靠近村口處,成為展覽流線上的第一個場地,展覽作出信息性的呈現,兩側空間原為不同藝術家的工作室,中間為公共區域。其中,一間工作室保留原有創作的痕跡,展示藝術家葉志明平日創作現場;另一間僅呈現工作狀態布局,放置蕭昱創作過程與武田哲訪談視頻;中間區域是楊曉雅駐留期間所見與所思片段,將她日常拍攝的照片、訪談,與駐留活動記錄拼貼,是為一個直觀的視覺空間。沿著展覽流線,4號樓和6號樓分別展示武田哲、蕭昱及葉志明的作品,如同三位藝術家的小型個展。空間相對獨立,駐留成果在此呈現。
 
  展覽現場:源自對大梅沙村的體驗與觀察
 
  武田哲的創作源自對思自然與自我的關系的思考,透過創作畫作及立體作品發表自己的聲音。第一次來中國且駐留深圳三個月的武田哲對大梅沙村感觸頗深,巖石嶙峋、云層變幻、海面瞬息萬狀、天空色彩斑斕,這些景象自然而然地影響著他的作品,甚至在大梅沙村開啟了新系列的創作,三個月時間創作了近60件繪畫作品及7件從海邊沙灘漂流物素材做成的裝置作品。
 
  “站在海灘上遠眺海面,深受眼前這片簡單純粹、無邊無際又深刻厚重的景象的觸動,我想要創作出如眼前這般景象一樣的作品,此時我發現我無法或不愿離去。希望通過我的系列新作,觀眾會體驗到我在此片天地中的感受。”
 
  葉志明將三個月駐留成果作品取名《印象?大梅沙》,陽光與海灘、日出和步道、一條老村,中間的人和事,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創作,也由此開展。老村的布局和外貌引發遐想,許多低矮的房子,樓梯都掛在樓外,一梯一圖畫,一門一故事。他嘗試用鐵器以標志性的符號和人像雕塑,把梯梯門門串連起來,歸納一村的景象。一層、兩層、三層或四層,民房一座一座綿密地互相擁抱著圍了一圈,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也不過一箭之遙。屋與屋,家與家,人與人,都仿佛彼此在私語。小店主人和外來民工都勤奮、善良而親和,深深地打動了藝術家本人。他以裝置的形式,重塑小店和民宅的光影和氣味,捕捉村民生活的點滴。
 
  蕭昱的作品《竹籠》是在家居尺寸的空間里,反觀內心深處的幽閉感,組織有機生命的竹子材料作心理投射和引導,物理化呈現思想空間里的支撐與崩裂以及心理塌陷。探究自我牢籠的困境形態,開辟語言方法的自我路徑。“不能因為討厭黑暗就不去研究月亮背面的事物。”
 
  作為研究學者的楊曉雅,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與該計劃相結合,她寫道:烏托邦在中國語境的“旅行”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國內對烏托邦這一詞、書和理念的引進開始,再到烏托邦理念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介入,從而引發中西文化對比研究和后續文學創作。在經歷了中西文化的歷史糅合之后,作為一種符號性文化載體的烏托邦轉變了媒介文本形態,由此展開國際流通。她將“烏托邦”主題研究方向與此次大梅沙在地項目相結合,與上啟藝術合作設計展呈空間,用照片與字句更直觀展示在大梅沙的體驗、觀察與思考片段。
 
  “遷徙當代——深圳鹽田國際藝術計劃”,一方面為創作者提供遠離城市喧囂的自然環境與脫離日常經驗的駐地經歷,另一方面也將為鹽田帶來新的藝術活力與文化發展機遇。在工作坊、工作室開放日、藝術家分享及藝術村走訪等活動形式后,駐地展覽將是一場最重要的成果展示,它以開放的模式展開對當代藝術的詮釋與展示等具體實踐,促進當地藝術與在地群落關系,促進公眾對當代藝術的了解;通過多元的形式,將相關的經驗轉化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讓公眾在觀看、體驗和互動中,轉換思維。
 
  藝術家簡介:
 
  武田哲(日本)
 
  1961年生于日本,畢業于武藏野美術大學,他在畢業后移居紐約,及后就讀于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修讀版畫。他旅居紐約二十三年,于 2010 年回日本。
 
  八十年代的紐約及其文化對武田哲的藝術有著重大的影響,尤其是當時的音樂丶涂鴉和街頭文化,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基石,讓藝術家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表達藝術。2010 年回日本后,武田哲居住于日本一個鄰近海邊的小鎮,透過大自然找到了安定下來的方向。每天持續到海邊散步讓藝術家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得到了心靈的慰藉,而大自然也成為了他作品中的主題。自 2011 年福島核爆意外發生以后,武田哲重新思考大自然和人類的關系,透過創作畫作及立體作品發表自己的聲音 。
 
  葉志明(香港)
 
  1959年生于中國香港,1984 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 (藝術系文學士)。
 
  葉志明將收集到的鐵銹物料和回收木材,重新制作成別具心思的雕塑作品。他從街道及回收店搜羅工業廢物進行創作,這些作品拼湊出他的童年回憶,同時透露著他內在那顆未泯的童心。自 2012 年從影片制作的行業正式退出之后,他便全心投入藝術創作,對多樣的技法丶技術丶工序和物料潛心實驗。他的作品富有一種詩意,是藝術家私密的回憶敘述,容易讓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蕭昱(北京&深圳)
 
  1989年畢業于中央美院壁畫系,現工作生活在北京。
 
  蕭昱曾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法國里昂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廣東三年展和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三年展場外項目等國際展覽。作品先后展出于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荷蘭格羅寧根美術館、奧地利格拉茲藝術宮、福岡亞洲美術館、韓國漢城美術館、瑞士伯爾尼美術館、瑞士巴塞爾丁格力美術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畫廊、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和佩斯北京畫廊等知名藝術場館。他曾獲2000年中國當代藝術大獎。
 
  楊曉雅 (北京)
 
  2015年文學博士畢業,曾在浙江大學與牛津大學從事博士后課題研究。獨立發表學術論文近十篇,并撰寫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托馬斯?莫爾與烏托邦譜系研究》。獲尼爾森獎學金支持,現在悉尼大學與澳洲白兔畫廊展開關于當代藝術的英文寫作。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