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兩歲女孩手抖不停 深醫生開顱切病灶

2019-05-1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醫生在手術中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林麗青 報導:兩歲多的悅悅(化名)剛剛經歷了一場開顱手術,右側前額的一塊腦子被切除,術後在ICU住了整整三天,一度被下達病重通知書。可悅悅媽卻說,「我的寶寶是全世界最幸運的寶寶」。原來,在深圳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等多學科團隊協作下,悅悅在該院確診為癲癇,並接受了右側額葉致癇灶切除術。而今,悅悅的癲癇發作完全消失,左手的運動功能也迅速地恢復了。
 
  悅悅出生時是個滿分寶寶,3個月大的時候,家人發現她翻身時左手無力,卻也沒想太多。9個月的時候,悅悅發高燒,突然頭向後仰倒,還不停地抽抽,之後一受到驚嚇和發高燒就會抽。到了1歲,左胳膊也開始抖起來。在廣州,悅悅被確診為癲癇。然而,悅悅對常用的好幾種治療癲癇的葯都過敏,一吃就滿身起皮疹大包,又難受又危險。醫生只能換別的葯。吃藥後,頭部抽動改善了,左手抖動卻一直沒有起色。
 
  經病友介紹,悅悅媽帶着她到深圳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就診。該院神經外科的孟祥紅醫生認真分析了腦電圖,很肯定地告訴悅悅媽,是癲癇,左手抖、頭後仰、抽動都是因為癲癇,而且是持續性的發作。
 
  多學科協調 精準切除病灶
 
醫生在手術中
 
  發病原因找到了,治病就有了希望。由於調葯控制仍未達到理想效果,深大總醫院神經外科陳富勇醫生癲癇團隊研究後認為,癲癇無法控制,長期發作會嚴重影響孩子的運動和智力發育,根據術前評估情況,悅悅有手術治療的可能,就是說,可以通過手術來減少她的發作甚至不發作。
 
  最初的計劃是,右側大腦半球離斷,簡單來說,就是切斷腦子裡的神經纖維來控制癲癇發作,這是很常規也是最徹底的一個治療方案。可是,切斷半個腦子,手術創傷大,在早期對左側身體的運動功能影響很大。經過研討,陳醫生團隊確定了最終敲定了一個精益求精的方案——右側額葉致癇灶切除術,只切掉運動司令部前方的病灶,卻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區。在悅悅的大腦里,病灶的地方和控制運動的地方離得特別近,「相當於只隔了薄薄一層紙」,可陳醫生說,「我已經有了把握」。給了陳醫生底氣的,不光是對於手術技巧的自信,還有深大總醫院多個部門的通力協作,兒科、EICU、麻醉科、手術室、輸血科等多個部門的MDT會診大討論,為神經外科團隊穩穩地撐住了腰。
 
醫生在手術中
 
  2019年4月26日,2歲的悅悅被推進了手術室,她也成了深大總醫院年紀最小的開顱手術患者。手術中,在神經電生理團隊監測下,陳富勇醫生再次確認了運動區和癲癇的放電區域,與術前計劃完全吻合。最終,陳醫生團隊奮戰5個小時,精準地切除了病灶。
 
  術後貼心護理助寶寶康復
 
術後悅悅情況很穩定
 
  手術成功,悅悅的征途卻只完成了一半,被送入ICU後能不能挺住術後最危險的時期,成了全體醫生的牽掛。術後48小時的黃金時間,兒科派出了兒童神經專科何志江醫生、劉麗華護士長、陳湘雲護士支援,和神經外科的馮剛醫生、魏明怡醫生一起,在ICU病房整整堅守了兩天,嚴密監控着生命體征,調節術後液體平衡,預防感染和抗癲癇。
 
  術後第1天凌晨,悅悅的心率猛然飆升,達200多次/分,血壓升高,神經外科、EICU急請心內科、兒科醫生連夜緊急會診,複查頭顱CT、心電圖、彩超,腺苷、普羅帕酮等輪番上陣。在醫生護士們的守護下,悅悅終於闖過了好幾道難關,體溫、呼吸、飲食都平穩下來。
 
  術後第四天,悅悅回到了神經外科病房,情況很穩定,以前每天都有的癲癇發作真的完全消失了,病灶切除得非常乾淨。術後第六天,護士拍到了悅悅抬起左手的視頻,這裏的醫護人員的水平非常高,可是,家人喜出望外。 「這裏的醫護人員的水平非常高,我卻覺得,比醫術更大的是愛。」悅悅媽說,「在我們最絕望的時候,他們給了我們特別大的勇氣和安慰,真的把我和寶寶都治癒了」。
 
  記者了解到,深圳大學總醫院癲癇中心目前採用無創性評估和有創性評估手段,無創評估手段包括:發作癥狀學、發作間期和發作期頭皮視頻腦電圖、癲癇序列的頭顱MRI、神經影像學數據後處理方法、頭顱PET-MRI融合及神經心理評估等。該中心由原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副主任、現深圳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陶蔚教授領銜。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