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蕪湖三問」系列之二:為什麼是蕪湖?

2019-05-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柏永 報導:佔據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戰略定位,蕪湖是否就註定要成為這場會議的舉辦地,答案是否定的,這二者只不過是外因。哲學上講,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外因固不可少,但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於蕪湖而言,內因在於其自身具備足夠的擔當能力,主要表現在它兼具「三力」,包括創新力、包容力與生長力。
 
蕪湖引領皖江開發開放(圖片來源於網絡)
 
  創新  融入血脈和肌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果說創新是安徽最可寶貴的基因,那麼這種基因已經融入蕪湖的血脈和肌理。說到蕪湖的創新,自然繞不過去奇瑞汽車。
 
  香港回歸那一年,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在蕪湖註冊成立。在長江邊幾間「小草房」里,一群年輕人從零起步,篳路藍縷,22年間開創中國汽車工業史上多個「第一」,成就在全球80多個國家擁有720萬用戶的國際化品牌,營業收入去年超過千億元。
 
  業績背後是奇瑞對創新的秉持堅守,其整體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保持在5%-10%,22年來始終如一。因此,奇瑞被譽為「我國企業自主創業的一面旗幟」。
 
  企業是城市形象的門窗,城市是企業成長的土壤。給企業營造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蕪湖可謂努力而認真。
 
  特別是2016年國務院批覆同意建設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來,作為「鐵三角」之一的蕪湖多方發力,以全省5%的人口,創造了12%的地區生產總值和收入,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和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都保持全省第一,各項指標連續十年在全省位居第二。
 
  201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2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600億元,成功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水生態文明城市、數字經濟百強城市,入選中國社科院評選的改革開放40周年發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
 
  包容  皖江開放老龍頭
 
  創新讓蕪湖確立安徽次中心的地位,開放則讓其養成海納百川的包容力。
 
  300年前,蕪湖是「天下大碼頭」,商賈雲集、市聲如潮。徽州商人北上經由此地走遍中國、走向世界,創造「無徽不成鎮、無徽不成商」的奇蹟。
 
  140年前,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煙台條約》,蕪湖被增闢為通商口岸,電燈、電話、青霉素等洋玩意蜂擁而入,西方文化次第登陸,天主教堂、領事官邸、聖雅各中學舊址等西洋建築,在蕪湖依然可見。
 
  29年前,安徽在蕪湖召開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做出「開發皖江,呼應浦東」的戰略決策,八百里皖江掀起對外開放的浪潮。
 
  隨後,蕪湖港獲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對外籍輪開放,蕪湖獲國務院批准為沿江開放城市,實行沿海開放城市的政策。
 
  進入新世紀以來,蕪湖皖江開放的龍頭集聚效應加速顯現。
 
  截至2017年底,該市實有外商投資企業725戶,包括43家境外世界500強在當地投資建設了51家企業,與15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關係。去年,蕪湖新批准外商投資企業26家,實際利用外資29.2億美元。
 
  與經濟的外向相對應,蕪湖的城市性格多元化。蕪湖人有着上海人的精明與幹練,也有着成都人的淡然與安閑。
 
  步入電梯,你容易遇見青絲絲、雄赳赳的「小老闆」(青年男子)。走進棋牌室,也不難碰到打麻將、呱呱蛋(聊天)的「小嫂子」(已婚女子)。
 
  馬路上,常見身着西裝、肩負背包的房產中介行色匆匆,也不乏端着茶杯、身穿睡衣的中年男女步履從容。
 
  生長  江東小邑變大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創新與包容讓蕪湖產業經濟存在比較旺盛的生長力。
 
  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7.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8.2%。憑藉這一成績,蕪湖穩居全省第二的位置。
 
  日前,安徽省發改委對2018年度綜合考核評價居前30位的開發區名單進行公示,蕪湖共有4家開發區榜上有名,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經濟體量在增大,蕪湖市域面積亦得以擴張。
 
  2011年8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地級市巢湖被撤銷,其下轄的無為縣及和縣沈巷鎮劃歸蕪湖。
 
  據此,蕪湖從江東小邑一舉變身佔地6026平方公里、人口385萬的大城市,同時將新增的120公里長江岸線資源攬入懷中。
 
  濱江與擁江,僅有一字之差,卻讓蕪湖收穫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
 
  此外,蕪湖是華東重要的工業基地,是擁有10所高校的科教基地,還是「鐵公機」兼備、「水陸空」並進的綜合交通樞紐。
 
  今年4月底,蕪湖長江公鐵大橋順利合龍,商合杭鐵路項目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按計劃,商合杭鐵路將於2020年上半年建成通車。
 
  屆時,蕪湖將結束與合肥不通高鐵的歷史,與長三角大城市的時空距離也將進一步縮短。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