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北京 > 每日经济

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在京召開

2019-08-0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林彬彬 張宇 報導:「質普惠 暢金融——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8月2日在北京舉行。在峰會上發佈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9)》,並揭曉了20個「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9)》發佈
 
  本次發佈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微眾銀行合作編寫,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據報告主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介紹,報告從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重新審視了中國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及其獨有特徵,全面介紹了2018年以來我國普惠金融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實務領域的創新案例。
 
  報告認為,發展普惠金融是解決金融服務不匹配的重要手段,在政策引導下,中國普惠金融出現四大特徵:
 
  一是普惠金金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2018年以來,針對小微、民營企業的融資困難,決策部門統籌規劃,從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財稅政策、債券發行支持、風險分擔等各個角度出台了多項新政策。
 
  二是普惠金融的機構體系日益豐富。大型銀行積極探索普惠金融組織架構創新,建立了適應普惠金融服務需要的事業部管理體制;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充分利用貼近基層的天然優勢,使金融服務觸角不斷向下、向小、向農延伸;非銀行機構,尤其是保險和擔保等行業在普惠金融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三是數字普惠創新繼續深入。我國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相關創新在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除新興的金融科技企業外,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保險等)已成為數字普惠創新的主力。
 
  四是普惠金融業務模式的創新。「聚合模式」被提出並應用。該模式依託金融科技搭建開放平台,將在獲客、數據、風控、增信、資金等業務節點中各有所長的機構連接起來。諸多業務參與方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化優勢,以規模經濟效應為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多元化、價格可承擔、體驗便捷的信貸解決方案。
 
  報告同時提出,普惠金融的迅速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對普惠金融過度泛化,一些實為非法集資的P2P、引導過度消費並收取超過法定水平利息的「現金貸」等披上了普惠金融的外衣。相關問題需要重視並解決。
 
  「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19)」揭曉
 
  峰會同時揭曉了經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等環節評選出的20個「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據介紹,本屆評選活動的覆蓋面較上屆更廣,參評案例也更豐富。在為期50天的案例徵集階段,共收到來自銀行、保險、融資擔保、小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等410家單位的628件案例參評,展現出我國普惠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實踐的不斷深入。
 
  值得一提的是,綜觀今年評出的20個典型案例,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例佔比接近一半,充分體現了銀行業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的「頭雁」作用。國有銀行、城商行、農信社系統、股份制銀行、政策性銀行都有案例獲選,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商業性、政策性、合作性的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普惠金融體系已初步建立。如中國建設銀行「惠懂你」一站式金融平台,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引入平台經營的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了「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一價式」收費的信貸體驗,打通融資「最後一公里」。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