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專訪 「大國工匠」 伍炳亮 古典家具藝術塔尖的舞者

2019-08-1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盛芳齡 黃裕勇 報導:從1979年與中國古典藝術家具結緣,伍炳亮40年來始終致力於明清家具收藏、研究以及設計製作,提出了行業標準——「型藝材韻」準則,創新設計了一批明清式藝術家具精品。如今,伍炳亮已從木匠到大國工匠,成為當代高端家具行業的一個標杆人物,登上中國古典家具藝術殿堂最高峰。
 
  記者近日走進去年開館的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聆聽大師的藝術之路。
 
每款傢具背後皆有精彩的故事,伍炳亮大師在講述
 
  起步:70年代爬梳古舊家具
 
  在剛剛出版的《伍炳亮中國古典家具製作技藝傳承人口述史》中,收錄了一張旅店住宿收據,住宿費為1元。那是他1982年到廣州收購老家具時無意間保存下來的一張收據,也是他從業經歷最好的「物證」。這本書是國家有關部委推出的「傳承人口述史」從書的第一本,自然也是整個傳統家具行業「傳承人口述史」第一本。
 
  上世紀80年代,《明式家具珍賞》的出版在內地引發了投資和收藏明式家具的熱潮。而早在上世紀70年代,伍炳亮便已入行從事古舊家具的出口貿易。在台山當地人記憶中,1972年伍炳亮就開始做木工活,1979年開始收購老家具。那時候,他騎着一輛破舊自行車,一遍遍爬梳深藏於廣州大街小巷裏的古舊家具,收購回來後再用車送到台山和新會的回收公司進行出口貿易。
 
  正是這段經歷,為伍炳亮打下了扎實的傳統家具的審美基礎,也被伍炳亮自己視作邁向傳統家具創作的關鍵一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伍炳亮回答:「對我來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對待傳統家具時,我一直堅持優中選優,取法乎上。」
 
  發展:「型藝材韻」準則
 
  而後,伍炳亮以其對明清家具的造型、結構及文化內涵有著獨到的見解,提出以「型」「藝」「材」「韻」為準則的傳統家具評鑒與設計製作指導理論,並製作、改良與創新設計出一批明清式藝術家具精品。如今,這四字準則已成為全行業人士的「行業標準」,用來衡量、談論一件家具的製作水準以及是否值得購買使用、欣賞和投資收藏。
 
  伍炳亮提出這一評價尺度,是本着他長期的投資收藏、學習研究、設計製作的實踐經驗。「型」,主要指家具的外觀造型和空間透視感,是一件家具打動人的最初形象;「藝」,即器物誕生過程中的製作工藝;「材」,即做家具用到的木材,具體到黃花梨或者紫檀、紅酸枝等硬木家具,「材」的作用就非常突出了。
 
  從造型設計到工藝、用材,達到這些全面的、細緻入微的要求之後,才有可能上升到「韻」的高度。對一件新做家具來說,這是最高的要求,要成為一個氣韻生動、富於美感的藝術品。這是超出了實用物品的要求,只有成為藝術品,才能在實用功能之外,產生審美愉悅和投資收藏價值。
 
  作為業內公認的「勞模」,65歲伍炳亮凡事依然親力親為,然而他反覆強調的一個詞是,準則。「準則非常重要,比努力更重要,沒有準則,再勤勞努力也沒有用。」
 
  伍炳亮的作品以「型精韻深、材藝雙美」的藝術特點深受國內傳統家具資深專家、學者、收藏家的肯定與推崇,多件精緻作品先後被中南海、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恭王府等各大博物館爭相收藏,並在深圳文化博覽會、全國工藝美術精品展覽會等各類展會中屢獲殊榮。
 
認真工作的伍炳亮大師
 
  鼎盛:黃花梨藝博館
 
  去年,位於江門台山的伍炳亮黃花梨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這座國內第一座由私人投資建造,並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堪稱是伍炳亮對個人事業的一個總結。憑着一腔對紅木家具的熱愛,伍炳亮從木匠到大國工匠,成為當代高端家具行業的一個標杆人物。
 
  黃花梨藝術博物館佔地55畝、總面積36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面積28000平方米,整體建築布局和裝修均由伍炳亮親自設計把關,故宮博物院、王府四合院、蘇州園林景觀以及嶺南標誌性的建築元素在這裏兼容並蓄。
 
  1300餘款伍氏作品將在青磚黛瓦、歇山頂、重檐、迴廊、月洞門、小橋流水、盆景以及庭院的烘托下,於疊景、借景、留白等手法中,以一種微妙的互文關係向世人解讀當下該如何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宏大命題。
 
  談及創建初衷時,伍炳亮說,主要目的是為了搭建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優秀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家具文化;其次,是為他的1300餘款作品提供一個可以集中展示的空間。可以說,創建這座藝博館,是他從業之初便有的夢想。
 
  然而,伍炳亮黃花梨藝術博物館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伍炳亮依託博物館率先在廣東省內成立明清家具(廣東)研究院,其使命和功能是為傳統紅木家具文化得以繼續發展並發揚光大的載體。
 
  今年,伍炳亮明清家具研究院陸續承辦了「文化與發展——2019亞洲家具巔峰對話」「江門市非物質遺產和傳統工藝傳承保護培訓班」等多場高端活動,致力於將傳統家具文化發揚光大、薪火未來。
 
  40年精益求精,40年苦心孤詣,伍炳亮實現了從木匠到設計大師,從商人到藝術家鑒賞家的蝶變。除了個人的努力和執着,他更將成功功因於時代,歸因於祖國的繁榮昌盛。「廣大企業家能夠有今天,要好好珍惜祖國的經濟改革開放所給我們帶來的機遇。我們要懂得珍惜和感恩,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這一切都來之不易。」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