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今日热点

江蘇如東深耕海洋經濟 構建沿海藍色經濟新高地

2019-11-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11月9日,第十三屆中國·如東沿海經濟合作洽談會暨首屆海洋灘涂文化周、第五屆科技人才節在江蘇如東隆重舉行。三節並舉,經貿、旅遊、科技「唱戲」,這是如東深耕海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

如東縣委書記沈峻峰致辭
 
  以海為媒,力促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已連續舉辦13屆的如東沿海經濟合作洽談會已成為展示「厚德篤行、扶海越江」如東精神和吸引海內外客商投資如東的一個重要平台。本屆海洽會共簽約60個項目,其中產業類項目52個,創業創新項目8個,總投資超過309億元。簽約項目中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涉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製造等領域,總投資額超264億元。
 
  「未來,隨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多個近千億級板塊在沿海加速崛起,如東將繪就出更加波瀾壯闊的藍色篇章。」如東縣委書記沈峻峰介紹,如東自古與海結緣,104萬勤勞的如東人民在106公裏海岸線、104萬畝灘涂、6000平方公裏海域上,以「辟我草萊」的拓荒精神,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海洋灘涂文化,同時也構建起江蘇沿海的藍色經濟新高地。
 
如東縣長陳慧宇發表《攜手新時代  共創大未來》主旨演講
 
  近年來,如東充分發揮「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開發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目前已有巴斯夫、霍尼韋爾等17家世界500強,中船重工、中廣核等一大批央企國企相繼落戶投產,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持續攀升。隨着南通新機場、北沿江高鐵、通如城際等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的規劃實施,如東通江達海、靠近上海的地理經濟價值將愈發凸顯,如東正成為長三角區域最具投資價值的「潛力股」。
 
  「如東扶海而生,因海而強。近年來,如東以全力爭當江蘇沿海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為目標,開拓進取、砥礪前行,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如東縣縣長陳慧宇在《攜手新時代  共創大未來》主旨演講時透露,作為國家新一輪戰略布局的重點區域、沿海開發的前沿陣地、長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如東正充分利用海洋港口資源,加快發展以中石油LNG為主體的清潔能源產業。同時,利用自然資源及產業配套優勢,以小洋口風電母港建設為引領,大力發展風電及其配套產業。隨着金光集團、桐昆集團、中化集團等6個超百億級重特大項目的簽約落地,必將使如東的產業邁向高端、總量媲美蘇南,如東的未來無可限量。
 
  灘涂是如東的寶貴資源,也是如東發展海洋休閑旅遊業的重要載體。灘涂文化周期間,如東通過舉辦國際風箏節、灘涂足球、跳馬夫舞蹈、海鮮美食賽等活動,向海內外嘉賓展示了獨具特色的灘涂文化、美麗鄉愁。

一批產業項目簽約落戶如東
 
  產才融合,加速如東「潛力股」變「績優股」
 
  近年來,如東「扶海英才」計劃發揮引才聚才的重要支撐作用,有效地推動了人才集聚和產業發展。先後引進院士、國家傑青、長江學者、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等頂尖人才和省「雙創計劃」各類項目入選對象156人。國家傑青胡文浩領銜團隊加速了如東生命健康產業進程;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張兆國,長江學者武利民等一批頂尖人才助推了如東新材料等產業發展;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等一批專家、教授加盟如東、創新創業,為重點產業協調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創新動力。產才融合工作法等人才工作經驗做法兩次入選全國基層人才工作創新案例。
 
  目前,如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37家,高新技術企業數三年翻了一番,2019年全縣高新技術企業數力爭突破200家。現有省民營科技型企業336家、省市院士工作站8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5家、省研究生工作站34家、省重點研發機構11家。
 
  陳慧宇表示,在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如東將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紅利、激發出更大的發展活力。作為南通發展的重要板塊和潛力區域,如東是各方企業戰略布局的首選之地,也是各類人才成就夢想的理想之地。
 
  對於高層次人才來如創業,如東給予總額高達50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支持。對於高層次人才來如創新,如東給予高達100萬元的創新項目資助。先後制定了大企業倍增培育計劃、服務業重點企業培育方案、企業上市培育實施辦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等政策文件,支持企業做大做強、鳳凰涅槃。更加突出尊重企業家,將每年的5月28日設為如東企業家日,為突出貢獻企業頒發金牛獎,讓企業家感受到特有的如東溫暖、如東榮譽和如東尊重。
 
  是次科技人才節突出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深度融合,產學研合作、創新創業載體、高新技術產業、創業投融資等簽約項目、企業集中入駐項目、共建平台或機構揭牌項目共108個,12名創新創業人才獲頒「扶海英才」證書。(杜林 趙振華)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