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上海評彈團將江南最美的聲音傳播到深圳

2019-12-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蘇偉 報導:評彈,被稱為最美的聲音,因採用吳方言說噱彈唱演而帶有強烈的地域特徵,但在上海評彈團全國性的普及推廣下,語言,似乎不再是欣賞這門藝術的門檻。12月12日至14日,上海評彈團攜名家響檔來到深圳,走進劇場、校園和公園裏的露天戲臺傳播江南藝術,此番走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也留下了許多“第一次”的佳話。
 
 
  第一站:深圳大學,鄉音鄉情湧動
 
  12月12日下午,上海評彈團率先在深圳大學進行了首場“名家名劇戲曲進校園”的活動,大學生和留學生大多是第一次感受來自江南的評彈藝術,在團長高博文的導賞下,大家瞭解到評彈的歷史淵源和各流派的藝術特徵。在介紹了幾個主流的評彈流派後,高博文現場提問,邀請觀眾說出3個另外的評彈流派,一位跨越了大半個深圳趕來現場的退休教師樂嘉祥一口氣說了5個,他激動地表示:“其實我能說20個!教了一輩子書,受益最多的都是從評彈裏聽來的。”在深圳多年的他,始終惦念著上海,他說:“深圳和上海都很好,但上海更好,因為上海有評彈。”
 
  除了青年學子,現場來了不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從上海、江蘇來到深圳支援建設的退休老教授,聽完一場場精彩書目片段,他們眼眶微熱,幾度欲落淚。此起彼伏的滬語交談間,深圳大學退休教授吳俊忠感慨地說:“我從小聽著評彈、黃梅戲長大,來深圳三十多年了,第一次聽評彈,真是一件雅事、幸事。”
 
 
  第二站:深圳戲院,明年邀約已至
 
  粵劇和粵曲在廣東始終擁有穩固的市場地位,但在深圳這座外來人口眾多的城市卻沒有收穫想像中的熱捧,反而是外地尤其是北方曲藝在這裏紮根、開花、結果。儘管上海評彈團此前派演員來參加過“南山杯”全國曲藝新人新作展演,但進行一系列的演出和普及活動還是第一次。
 
  深圳戲院此前以戲曲和民樂演出為主,第一次上演評彈演出就收穫極佳的票房和口碑,讓總經理周昊喜出望外。12月13日的“戲曲早茶”普及活動和《四大名著》經典摺子專場很接地氣,為了讓南方觀眾都能聽懂,著名評話演員吳新伯的一段《三國·贈馬》夾雜了普通話、上海話、蘇州話,逗得現場觀眾笑聲連連。周昊說:“一場商演實在太少了,明年我們還想再邀請上海評彈團來,在我們的名家名劇月期間待上一個星期,多給深圳觀眾演一些不同風格的作品。”
 
  這場演出吸引了相當多的年輕人和青少年觀眾,他們有些是在電影電視裏瞭解到評彈,有些是看到劇場的宣傳才得知,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在現場觀看評彈演出。上海常見身著旗袍的觀眾,在深圳,身著漢服的年輕觀眾屢見不鮮。儘管說著不同的方言,評彈藝術的感染力仍讓他們為之傾倒,不少噱頭接得相當及時。謝幕時,懂經的觀眾已經在期待下一次相逢,迫不及待跑到臺前問:“《四大美人》什麼時候來深圳?”
 
 
  第三站:翠崗公園,戲臺笑聲滿堂
 
  此次赴深,上海評彈團還和深圳市曲藝家協會以及無錫市曲藝家協會進行了一次三地友好交流。12月14日下午,上海評彈團的演員們來到翠崗公園的笑滿堂戲臺,為深圳市民帶來了一場露天公益演出。笑滿堂每週末都會上演曲藝演出,周邊的市民們都已經習慣週末爬到半山腰,坐在長凳上看一臺北方曲藝表演,不少觀眾是第一次聽評彈,哪怕是沒有字幕的情況下,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據粵港澳大灣區曲藝創新發展聯盟負責人吳金富介紹,聯盟預備每年舉辦一次全國單口喜劇大賽和粵港澳大灣區曲藝節,以一地為主、多地聯動的方式開展系列活動,包括學術交流、理論研究、論壇、曲藝培訓等等,非常歡迎上海評彈團未來多多參與交流演出。此前上海評彈團推出的南北說唱英雄會,讓長三角、京津冀地區已經開始活躍的曲藝界互聯互通,未來,在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方面,評彈藝術等曲藝發展將大有可為。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