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大灣區時代「新地標」 深圳將打造全國標杆式工人文化宮

2020-01-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易小婧 報導:親水文化休閑空間,文化藝術碰撞舞台,便利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交流展示門戶……始建於1953年的深圳市工人文化宮將迎來全新改造,將成為深圳大灣區時代「新地標」。
 
  2020新年伊始,深圳市總工會、羅湖區人民政府、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在羅湖區舉行深圳市工人文化宮整體改造工程建築設計國際競賽推廣會,以現場推介的形式,向全球設計機構發出「英雄帖」,徵集最具創意設計方案。據推廣會透露,該項目將於6月底確定中標方案,力爭明年開工建設。深圳市總工會副主席古成等領導出席本次推廣會。

 
  打造全國標杆式工人文化宮 實現吃喝玩樂學一站式體驗
 
  如何打造新時代職工群眾堅強的文化陣地?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以超前眼光,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好市工人文化宮,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職工群眾需求。
 
  全新的工人文化宮從功能規划上將包括:文體中心,文化展示中心,職工服務中心,全媒體中心,創新實驗中心和地下交通樞紐中心六大中心。談到改造願景,深圳市總工會副主席古成表示,希望全新的深圳市工人文化宮將體現工會特色,羅湖標準,深圳標杆,努力做到全國示範。
 
  據統計,本次推廣會吸引了近80家設計機構和150名多設計師參加,除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設計機構外,還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荷蘭、芬蘭等國家的設計機構參加。通過此次國際競賽,將藉助全球優秀的設計力量,徵集最有創意設計方案,引入國際上先進的建築設計理念和創意,重新定義新時代背景下的工人文化宮。
 
  改造後的深圳市工人文化宮不僅是一個城市「名片」,它應該是一個融合文化交流窗口、公眾活動陣地、旅遊打卡熱點和區域交通樞紐的複合型「新地標」,是一個功能複合多元、風格獨一無二,兼具高品質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特徵的城市文化綜合體,實現吃喝玩樂學一站式體驗,力爭成為受深圳市民喜愛的最具國際范的「網紅」打卡地。

 
  打造綜合交通樞紐中心 破解東門片區交通擁堵
 
  深圳市工人文化宮地處東門商業旺區,受布吉河、廣深鐵路線等外部條件制約,路網建設不足,交通擁堵問題歷史彌久,嚴重影響片區經濟發展質量,阻礙片區產業升級轉型。
 
  羅湖區政府以此次市工人文化宮改造為契機,全盤考慮,統籌規劃,重構片區交通格局,全面改善羅湖東門片區交通狀況。羅湖區發改局負責人介紹,此次市工人文化宮整體改造工程不僅僅是設計一個建築,更要藉此機會通過地上地下空間的統籌,將市工人文化宮打造成一個綜合性交通樞紐,成為解決東門片區交通擁堵問題的「關鍵一招」。
 
  根據深圳市地鐵線路規劃,地鐵17號線線路將下穿深圳市工人文化宮地塊,在地塊下設置老街站,與現有地鐵1號線、3號線老街站實現付費區換乘。推廣會上,深圳市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市工人文化宮改造工程將與地鐵17號線老街站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市工人文化宮、地鐵車站與東門商圈將在城市空間、功能布局、交通接駁、人流組織等方面形成一體化融合。同時,重建後的市工人文化工宮規劃3000個地下停車位,將有效緩解片區停車難問題。

  體現羅湖實幹擔當 全方位落實「雙區戰略」
 
  深圳市工人文化宮整體改造工程是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下,高標準規劃設計城市空間的重要舉措。深圳市委、市政府將深圳市工人文化宮整體改造工程交由羅湖區進行前期規劃設計,是提升羅湖區城市面貌的重大機遇與「紅利」,是考驗羅湖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水平。
 
  深圳市工人文化宮地處羅湖區東門商業片區,這裡是深圳歷史最悠久的商業區域,處於羅湖「一主兩軸三帶」中軸帶的核心樞紐,是實現羅湖高質量發展的「質心」。羅湖區將積極承擔屬地職責,主動作為。在剛剛結束的羅湖區黨代會和兩會上,明確提出要加快深圳市工人文化宮整體升級改造,推動轄區公共文化創新發展。
 
  本次國際競賽面向全球徵集兼具未來性、創新性和實施性的建築設計方案,努力將深圳市工人文化宮建設成為國際領先、世界一流、契合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門戶的樞紐中心,實現深港口岸經濟帶、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大梧桐新興產業帶連通,為深港合作發展提供新平台,在深圳爭當全球標杆城市的賽道上,做出羅湖貢獻。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