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时政要闻

李小莉:要加快河南隋唐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2020-01-1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郭一 報導:在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安陽市副市長李小莉提出了加快河南省內隋唐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建議。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將大運河文化帶範圍劃分為五大片區,其中兩個片區屬隋唐大運河,即隋唐大運河北片區、隋唐大運河南片區。按照規劃要求,隋唐大運河這兩個片區主要突出遺產展示、有水河段修復。《大運河河南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則將河南省大運河文化帶劃分為通濟渠伊洛河片區、通濟渠鄭州片區、通濟渠開封片區、通濟渠商丘片區、永濟渠衛懷片區、永濟渠浚滑片區、大運河濮陽片區,積極構築大運河實體與地域文化伴生共榮的集中展示空間。
 
  隋唐大運河遺產是河南大運河遺產的主體,在全國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佔比至少接近三分之一。隋唐大運河南北片區文化底蘊深厚、遺產類型多樣、旅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重要、發展條件優越,在河南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近兩年來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與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工作推進要求相比,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一是整體研究不足,全省至今尚未推出整體研究或宣傳河南大運河歷史文化的專著;二是重視關注不夠,2018年,全國大運河保護管理經費平均值為4442.9萬元,而大運河河南段平均值僅為602.8萬元。相關市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管理機構不健全;三是體制機制不暢,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點多、線長、面廣,涉及到不同地區、部門,目前區域和部門間常態化協作機制尚不健全;四是宣傳推介不力,在省內運河沿線各市的城市形象宣傳中,無論是城市特有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展示,還是城市形象的凝練和表達,鮮有「大運河」形象的出現,「大運河」沒有被當做突出強調的「文化名片」;五是整體效果不佳,近年來河南省對大運河的保護利用偏重於看得見、摸得着的環境建設,運河沿線景觀明顯改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相對滯後,至今並未在本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應有影響;六是社會氛圍不濃,目前全省對大運河遺產的保護開發還停留在政府主導、財政推動的層面,忽視了普通群眾在保護運河遺存、傳承運河文明、共享運河福祉中的主體地位,全社會沒有形成「知運河、愛運河、護運河」的良好氛圍。
 
  對此,李小莉建議,首先要注重戰略統籌,歷史上的隋唐大運河與黃河相伴相生,努力構建大運河文化和黃河文化交相輝映的整體發展格局,加快構築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其次要加強整體研究,儘快整合全省大運河文化建設方面的研究力量,成立河南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及相關研究中心,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深化對大運河、黃河歷史文化及其他關聯性問題的研究,推出一系列精品力作,為河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諮詢,樹立河南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鮮明特色和重要地位。第三要強化資金保障,借鑒江蘇省的做法,設立「河南省大運河產業發展基金」,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和安全穩健投資的原則, 推動形成省級和地方政府資金引導聯動、各類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投資模式, 聚焦重點區域、扶持優質項目,為大運河文化帶建沒提供多樣性、專業化、強有力的金融保障。第四要強化隊伍建設。督導相關市縣嚴格落實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的要求,成立專門的大運河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管理機構,完善機構編製,充實人員隊伍,強化大運河遺產保護、監測和管理。第五要強化協調配合,可以由省發改委、省文旅廳牽頭,建立多層次、多部門、跨區域的溝通協調機制,協調相關市、縣(區),成立隋唐大運河南北片區合作聯盟,定期會商、研判、解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第六要打造文化地標。 加大大運河文化遺產科學考古發掘、研究、保護和展示力度,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除在洛陽建設「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外,在鄭州建立「河南大運河博物館」,助推開封、鶴壁等運河城市建立各具特色的「運河博物館」,使河南成為全國性集隋唐大運河文物收藏、陳展、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集中展示區。第七要創新宣傳推介,定期舉辦河南大運河文化(旅遊)節、河南大運河文化高層論壇等系列文化主題活動,大力提升運河文化的社會認可度和群眾參與度。大力發展文化創意、休閑旅遊產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將運河文化資源優勢創造性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產品優勢,打響「老家河南、千年運河」品牌。第八要支持先行先試,建議省里在資金和政策方面優先重點支持永濟渠浚滑片區先行先試一步,以世界文化遺產為引領,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構建「河、倉、都、城、鎮」互為支撐的保護傳承體系,為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示範、探索路子。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