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西 > 特别报道

逆行日記|“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2020-02-14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抗擊新型肺炎的戰“疫”打響,無數醫務工作者從四面八方馳援湖北,奔赴疫情阻擊戰一線,帶去共同擔當的決心和勇氣。山西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們,用日記記錄著援鄂一線的點點滴滴,他們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的愛和信念,溫暖著你,我,他!
 
 
  “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從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崔豔豔的日記中,我們看到她和她的醫護隊友們,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踐行著“治癒,幫助,安慰”這六個沉甸甸的大字。
 
  2月10日    星期一    小雨
 
  今天是我們來武漢的第九天,也是護士李孝芬孩子四周歲的生日。
 
  孝芬說不敢和兒子視頻,因為愧疚。本來已經答應要給孩子買一個大大的生日禮物,但是她的諾言又一次失言了,說著孝芬哭了。
 
  她說,兒子特別懂事,他知道我在武漢,雖然不知道我在幹什麼,但是他說,媽媽我會好好的吃飯,好好的喝水,等媽媽回家時我就長高了,可以保護媽媽了。
 
  今天,我是下午班。
 
  10個病危,40個病重,各種治療幾乎人人都有。轉戰C8病區,人員減少,工作量卻翻了不止一倍。包括穿脫防護服的順序在內的一些工作流程,與C6 病區都有一定的差別。一時間大家還有點不太適應。同時也面臨著防護物資緊缺的問題,沒有靴套用垃圾袋代替。
 
  工作異常的忙碌,34床的大爺血氧84%,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大爺因為呼吸困難,情緒特別的激動,時不時地摘掉面罩。
 
  儘管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幫他戴上,但是他會一次又一次地摘下,無創通氣過程中會導致患者呼出氣溶膠擴散,每次進出病房対于醫護人員都是極大的風險。
 
  看著大爺血氧的下降,我們也非常著急。我和紅霞不斷地和大爺溝通,鼓勵大爺,最終用近乎“威脅”的口吻,大爺才同意戴好了面罩,看著他的血氧上升至93%,氣喘好轉,我們心裡也踏實了許多。
 
  晚七點,我看到向龍在病區走廊不停地踱來踱去,他沒有告訴我為什麼,但是我感覺很不正常,跑過去問他。
 
  “頭疼,護目鏡的緣故。”
 
  那一刻,我在想是什麼樣子的一種痛,能讓一個大男人到了來回踱步的地步,看著他,我滿滿地心疼。
 
  “能堅持嗎?”
 
  “能,既然來了,就不怕困難”。
 
  他的回答簡短樸實,但堅定有力。
 
  英雄是什麼?我想,這應該就是英雄的模樣吧。
 
  2月11日   星期二    陰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去鏡子前看看昨天鼻樑上壓起的大包是否好轉,還好,只留下條紅印。
 
  中午,受我院手術室護士石珂撰寫的論文《完全無接觸式手套穿戴方法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穿脫防護隔離衣中的應用》的啟發影響,苗睿和我進行了微信溝通,如何在疫情防控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服務大眾,這也是我們要努力學習的方面。
 
  下午,病區內40床阿姨,因為昨日頭暈症狀未見好轉,把情緒都發洩在了我們頭上。
 
  我和紅霞耐心地進行安慰,但無濟於事,阿姨從床上吼到床下,從病房吼到走廊,我們默默地忍著,嘗試著尋求解決的辦法。
 
  突然我聽到紅霞在叫“婆婆”(當地人的一種稱呼),我意識到問題有解決的辦法了。在進入病區前,為了和武漢當地人有效地溝通,我們對當地方言進行了瞭解,已經學會了幾句。
 
  “婆婆,要聽醫森滴話,大家都在幫奏你”,我們的武漢話起作用了,那一刻老人突然安靜下來。她不再喊叫,測血壓、指導用藥後,老人的情緒慢慢緩解下來。
 
  人世間:“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是對醫護工作者最好的注腳!(王利萍)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