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图片新闻

沿河中界鎮選准特色產業結構助推群眾脫貧致富

2020-03-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今年來,沿河縣中界鎮立足資源優勢,選准特色產業,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結合發展需求,配套基礎設施,抓住東西部協作機遇,形成優勢互補,打造一批增收富民的特色產業項目,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注入強勁活力。
 
中界鎮美麗的鄉村旅遊
 
  連日來,在中界鎮東流村貴州識禮農養科技有限公司空心李基地,村民張淑敏正和工友忙着給空心李除草、鬆土,幹得熱火朝天,一片繁忙的春耕場景。
 
  「以前自家的土地就種點洋芋或玉米,一年到頭也只夠保自家溫飽,現在通過流轉,連丟荒的土地也都用了起來,自己還可以在公司打工,比起以前收入增加了不少。」張淑敏說。
 
村民移栽鐵皮石斛
 
  東流村村民田素媛家共6口人,跟其他家庭一樣,長期以來靠種植玉米、稻穀等傳統農業維持生計,家庭經濟不寬裕。如今貴州識禮農養科技有限公司來到村裡採取土地流轉的方式發展空心李,解決了無勞動能力和土地利用率低的問題。
 
  「目前,中界的農業產業不斷優化,產業園區不斷升級,正在以『以鎮帶村、鎮村聯動』的農業產業化、產業園區化發展模式,重點打造高峰現代精品農業產業園、孫家果葯特色產業園、聯山玫瑰生態旅遊產業園、獅子山現代產業觀光園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項目,以『特色產業+鄉村旅遊』模式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中界鎮鎮長黃進說。
 
村民移栽白芨
 
  近年來,江蘇省張家港市楊舍鎮善港村與中界鎮高峰村建立對口整村幫扶,善港村派出基層黨建、農業技術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幫扶隊伍,在高峰村駐村幫扶,與該鎮下派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精誠合作,針對高峰村貧困原因,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文化建設、村莊治理、扶貧產業等方面進行重點幫扶,帶領高峰群眾走脫貧致富之路。
 
  過去,高峰村村民羅緒輝是鄉親們羨慕的能人,在廣西打工近三十年,會技術、工作穩、收入高,自家建起了小洋樓,買了小轎車。如今,他放棄可觀的打工收入,回到家鄉養起了竹鼠。
 
村民種植茶樹
 
  「以前就想在家做養殖,可是現實條件不足,沒有資金和技術,創業很艱難,現在發展產業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有什麼困難還可以找扶貧工作隊,創業就要抓住好機遇。」羅緒輝說。
 
  「空中掛仙果,樹上長金條,地下生元寶」是人們對中界特色產業的譽稱。在中界鄉打造「鐵皮石斛上樹仿野生栽培示範基地」,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當地果農發展中藥材。目前,基地已流轉林地2500畝,建成大棚136個,栽培鐵皮石斛500畝、白芨300畝,平均畝產值超過10萬元。基地每年季節性用工近5000人次,當地農民僅務工收入一項,一年就可增收120多萬元。預計5年內,鐵皮石斛產業發展將達到10000畝,惠及周邊農戶3000戶、12000多人。
 
大棚養殖鵪鶉
 
  在推進脫貧攻堅中,中界鎮牢牢把握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堅持因地制宜,綠色發展,科學選擇產業,全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激活農村發展活力。
 
  2018年以來,全鎮產業結構調整用地6000餘畝,分別實施茶葉、空心李、中藥材、獼猴桃等特色產業,通過建立企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惠及全鎮1000餘貧困戶3000貧困人口。
 
  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緊扣「農旅一體化,產業全鏈覆蓋」發展思路,抓項目建設促鄉村振興,主動適應農村改革發展需要,搶抓機遇,以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為平台,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
 
  「這幾年,我們堅持不懈抓特色產業發展,用發展解決了發展中的很多矛盾,不僅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還推進了社會和諧建設,目前,我們正結合當地發展實際,對產業進行整體規劃,重點發展一批農旅一體化產業,助推鄉村振興。」中界鎮黨委書記崔真說。(黃慶松)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