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國內首個「食安疫情專題」培訓平台火速上線

2020-03-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姚志東 報導:當前,疫情防控指引及食品安全監管要求隨着疫情的進展層出不窮、不斷變化,復工的食品企業急需權威食品安全指引,為此,深圳市場監管局自2月6日開始火速上線「疫情食安專題」培訓宣傳區,藉助食品安全知識專用培訓平台「食安快線」APP,為復工食品企業提供及時的線上免費微課、最新官方指引。
 
  據介绍,「疫情食安專題」每日不間斷更新指引現已累計294個,僅防疫專區45天上線培訓瀏覽量285萬人次,並上線運行「餐飲」和「商超流通」復工抽查題庫共100題,供復工企業和監管人員隨時測試使用,5分鐘自動提示抽查成績,令深圳食品企業和監管人員快速享用到國內首創運行線上食安培訓平台的優勢。「食安快線」APP運行2年多來已累積培訓506萬人次,參加線上考試74萬人次。
 
  據介紹,培訓平台採用國際上最先進的「慕課」培訓模式、「實操培訓」理念,通過網絡充分體現了新模式的五大優勢。一是快捷免費,從業人員、監管人員、學生等五大類人員均可實現非聚集性、隨時隨地「按崗學習」、「按崗考核」、「自測抽查」等線上功能,學完即考、考完即生成電子合格證明,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識。尤其是疫情期間專題培訓功能上線後,上線量大幅增加,精準服務深圳食品行業,第三方服務平台快速發揮了復工防控指引作用。
 
  其次是嚴控內容,面對信息泛濫的時代,要確保培訓內容的「含金量」,非食品安全權威信息不放、非實用性不放、非食品安全專業不放、未專業審核不放。
 
  同時,創新編製,針對食品行業中經營者從業人員實際困難和需求,編製系列「微課」,並提供線上便民「一站式服務」,設有14個專題區,已上線食品餐飲、流通、生產課程及法規標準、食品安全風險預警、科普等專業信息2497個,有效解決了以往存在「聽不懂、時間長、監管要求變化快、專業規範性難控制、培訓成本高、內容與監管要求脫節、培訓工作難落實等傳統培訓模式老難題。
 
  在數據統方面計,對學習者的培訓記錄自動累計,並可與單位關聯,食品安全管理員考核合格證明可供監管人員檢查,為企業人員依法落實培訓線上「留痕」,為監管人員統計區域工作量「留數據」並協助監管人員快速落實對食品安全管理員無紙化「監督抽查」工作,有效解決了傳統培訓數據無法準確統計等老問題。
 
  此外,通過批量培訓,深圳近三年通過探索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培訓考核模式,在國內創新批量培養了第三方餐飲指導老師等六大類專業隊伍數千人,為深圳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貯備必要的實操型專業人才。
 
  深圳市現有35萬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約100萬從業人員,線上專業培訓平台讓群眾少跑路、不花錢、得實惠,便民利企的培訓模式獲得食品企業對深圳營商環境的點贊,也得到國家總局、廣東省局的肯定和鼓勵。作為國內首個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首個自行編審的專業培訓平台,2019年被市場監管總局列為全國監管經驗交流項目,已被國內10多個省市局推廣應用,伴隨着我國5G的應用將會提供更好的培訓優勢,國家先行示範區食品安全培訓新模式願意能推廣受益到全國,共同致力提升我國食品安全專業知識的普及。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