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云南 > 特别报道

滇馬龍貧困發生率由12.39%下降至1.09%

2020-06-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截至目前,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共投入19.51億元用於脫貧攻堅,累計脫貧出列2個貧困鄉(鎮)、41個貧困村、4043戶14952名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2.39%下降至1.09%。剩餘1個貧困村、748戶2068名貧困人口現已全部達到脫貧條件,能夠如期實現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目標。」6月9日,中共曲靖市馬龍區委書記李偉在曲靖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馬龍區脫貧工作。
 
發佈會現場
 
  依託全區培育的96家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以「三聯三爭」為抓手,通過土地流轉與返聘務工、合同訂單與聯產聯利、資產收益與積分考核等方式同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有產業發展條件的3950戶8617人貧困戶戶均有1—3個經營主體覆蓋,其中,759戶貧困戶流轉土地3589.1畝,戶均土地租金收入3783元;519戶884名貧困人口就近務工,戶均增收8900元;2177戶貧困戶與經營主體簽訂了種養殖合同,戶均增收11400餘元;1207戶貧困戶通過資產合作,採取積分考核和公益性崗位設置及考核等方式獲得資金收益,戶均增收1500餘元。
 
發佈會現場
 
  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工作思路,持續加大就業扶貧力度,2016年以來,全區共培訓貧困人口13170人次,新增轉移貧困勞動力5376人,累計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5756人。
 
  針對弱勞力、半勞力、留守婦女等特殊群眾,積極開發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村級公共服務活動場所管理等公益崗位,吸納貧困人口427人,月平均工資達到400餘元,並落實公益性特崗312人,有效解決了增收難問題;採取「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模式,積極引導企業、合作社等參與扶貧工作,共認定扶貧車間4個,吸納貧困勞動力62人就近就業,年人均增收達1.5萬元左右。全區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應就業盡就業。
 
建設中的村內道路 資料圖
 
  據了解,在基礎設施完善,破解發展瓶頸方面,馬龍2015年以來,共整合各類資金11.67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投入資金11160.21萬元,用於硬化村內道路;投入資金16064.64萬元,用於硬化農村公路,加固改造危橋;投入資金3290萬元,建成安全生命防護工程507公里;投入資金2693.64萬元,改造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80件,全區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6.81%、自來水普及率達96.81%;投入資金2788.6萬元,建成村(居)民小組活動場所241個,實現村組活動場所全覆蓋;投入資金2230萬元,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21個,貧困村實現100%通動力電;區內所有行政村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均達100%;投入資金76267.02萬元,改善辦學條件;投入資金2220.32萬元,新建衛生院1個、改造衛生室38個,全區69個衛生室均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
 
馬龍區大庄鄉大庄居委會大斗把必村飲水安全項目 資料圖
 
  38歲的張雲紅來自馬龍區通泉街道小寨社區新田居民小組,他講述了自己的脫貧故事,2013年因病致貧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據他介紹,由於妻子長時間生病住院治療,他無法種地也無法打工,不僅花光家裡所有積蓄,還欠下親朋10多萬元債務,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國家精準扶貧政策,依照相關評定將他識別為第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讓他看到了脫貧增收的曙光,重新燃起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馬龍區馬鳴鄉新樓房村委會羊肚菌種植 資料圖
 
  通過幫扶幹部和社區幹部的多次疏導、交談,並給他出主意尋找脫貧路子,最終他決定在自家空地上養土雞,2014年初第一批雞出欄,核算下來獲利8000多元,他信心倍增,開始在自家山地里規模化養殖,2015年獲利3萬餘元,2016年收回了所有成本,2017年還清家庭欠債還有所盈餘。經過幾年艱苦努力,已經成為村裡村外脫貧致富的榜樣,2016年被推選為居民小組組長,如今又變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劉楊廣慶)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