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特别报道

長春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2020-06-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6月12日,為紀念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長春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巴蜀映巷商街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長春市群眾藝術館(長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巴蜀映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交流中心、各縣(市)區文旅行政單位、長春市各文物保護、博物館單位協辦。
 
長春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長春市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是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影像和遺存,它凝結着黑土地上歷代先民在艱苦創業過程中以及與生活環境互動中形成的情感體驗和人文稟賦,也折射着長春市「寬容大氣,自強不息」的城市精神。因此,長春市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非遺文化的傳承,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如非遺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和進廣場等,通過非遺展覽、展示、傳承、講座和授徒等活動,有力地推進了長春市非遺傳承、保護工作。
 
長春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宋曉莉接受採訪
 
  經過近幾年的推廣傳播,長春市的非遺工作也取得豐碩的成果。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代表性項目3項;省級代表性項目36項;市級代表性項目40項。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代表性傳承人25名,省級非遺傳承基地4個,傳習所5個、13位非遺項目傳承人獲得長春市政府、長春市總工會頒發的「長春工匠」榮譽稱號。長春市非遺保護工作體系也在逐步健全,完成了《長春百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五冊,出版了《長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規劃及長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典》、《吉林畫報》非遺專刊。
 
長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徐氏中國結項目第四代傳承人徐曉雪接受採訪
 
  為更好地宣傳展示長春市非遺保護工作成果,推介長春市優秀地域特色文化,大力普及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和知識,傳承、弘揚好長春市優秀傳統文化,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可謂精彩紛呈。本次活動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啟動儀式演出,精選了來自長春市的優秀非遺表演團隊,包括評劇、東北大鼓、古琴、古箏、雜技等,現場氣氛熱烈,讓市民群眾感受到非遺的獨特魅力。同時商街還彙集了30多個非遺項目進行展示,還有15個展覽館開放,同時省級代表性項目趙家古箏藝術也進行了精彩的現場表演,大家對非遺項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市民群眾紛紛上前與傳承人交流互動,讓市民群眾和非遺成果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長春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宋曉莉總結長春「非遺」項目的獨特優勢在於,長春獨有的非遺項目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即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城市精神形成和凝聚過程的見證」。長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徐氏中國結項目第四代傳承人也在採訪中提到,作為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她一直在傳統中國結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融合進當地的風土民俗、地域特色,希望能做到「用線去探索吉林,用結去探索中國」,努力推廣吉林省內的優秀文化。
 
  長春市政府希望能夠通過遺產日活動,使更多市民了解非遺、喜愛非遺,主動去感受和體驗非遺,也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促進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冀文嫻 尹靈妍)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