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互聯網+」安徽蚌埠力推社會救助信息化

2020-12-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日前,安徽省蚌埠市救急難基金會受理的5戶家庭急難救助申請,通過入戶調查、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基本社會救助審查等步驟,經過專家評審、理事長辦公會決議後,最終確定對5戶家庭實施直接救助,救助金合計16.5萬元。5戶家庭分別收到了救助金,解決了燃眉之急。
 
    近年來,蚌埠市民政局高度重視社會救助信息化工作,通過強化數據共享,簡化審批流程,深化系統融合,實現社會救助信息化平台應用全覆蓋,傾力打造「互聯網+社會救助」升級版。基層社會救助經辦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困難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顯著增強。

    確保「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以信息化平台建設試點為依託,實現社會救助網上辦理全覆蓋。2017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蓋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的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信息化平台。平台通過接入蚌埠市「智慧城市」大數據平台,實現了申請人相關信息實時共享,並自動生成《申請書》等制式表格,及時通過「蚌埠社會救助」微信公眾號,實現移動辦公,減少基層數據採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依託平台手機客戶端,研發了特困人員走訪幫扶打卡小程序,通過信息化手段,倒逼包保責任人定期走訪特困老人,有效解決了走訪幫扶不到位的問題。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申請人在申請社會救助時,僅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並填寫核對授權書和家庭財政狀況聲明即可,其它相關信息均通過智慧城市大數據平台調閱,大量減輕了老百姓提供各種證明材料的負擔,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該平台自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網上受理申請36908人次,審核審批32776人次,轉辦 10376人次, 累計救助32776人次,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基本實現核對數據全覆蓋
 
    以核對信息系統為平台,實現精準及時有效的救助。蚌埠市積極推進信息共享,在2016年底實現了公安、人社等6個部門的信息數據對接。2018年,抓住全市建設「智慧城市」大數據平台機遇,實現了10部門32類信息共享,基本實現了核對數據全覆蓋,有效促進各類社會救助政策高效精準實施。
 
    建立爭議信息複查機制,先後與市醫保中心、市數據資源局等部門簽訂《爭議核對信息複查協議》,建立了爭議信息申訴、覆核、糾錯聯動機制和複查綠色通道,確保核對信息精準有效。市核對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已累計核對73.2萬人次,發出預警信息15萬餘條,節約了大量財政資金,為精準救助提供了有力支撐,經濟社會效益明顯。
 
    以大數據應用為保障,實現社會救助工作全方位監管。針對線下社會救助審批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久審不批」現象,平台為此專門設計了預警控制,相應審批流程完成時限前一天,系統會自動彈出預警對話框,提醒工作人員按時辦理。並對超時辦結情況記錄在案,年底納入考核。
 
    市級管理機構利用平台可定期進行線上巡檢,開展常態化督查。對審批超時限、附件不規範,未按要求入戶調查等情況給予及時提醒和督促,確保社會救助工作進一步規範。實施強制比對,進行動態調整。按照半年、一年對在保人員進行線上覆核,對家庭經濟狀況出現明顯變化的在保人員,進行動態管理。與市殯儀館業務系統實現對接,死亡人員信息實時與平台數據進行強制比對,自動發出預警信息,避免出現死亡仍在保現象發生。提供實施的長期網上公示,促進規範管理。

    信息實時對接接受社會監督
 
    在蚌埠市民政局官網、蚌埠社會救助微信公眾號、蚌埠社會救助APP上公佈社會救助審核審批流程、社會救助熱線、監督舉報電話等,亮出家底,釐清「手中權」,讓群眾心中有本「明白賬」,將社會救助信息化平台與低保信息公示系統實時對接,進行長期公示,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我們要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強化民政兜底保障責任的落實,堅持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推進社會救助『放管服』改革,切實提高社會救助服務效率和效能,切實提高低保對象認定的精準度。持續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嚴肅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以『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情懷,讓民政服務對象擁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蚌埠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劉雪潔說。(朱永鑫 宣曉海 柏永)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