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皖休寧縣養殖大鎮的美麗蝶變

2020-12-02
来源:香港商报网
    “我在村兩委幹了30多年,由於老伴因殘致貧,除了政府給我家扶貧幫助外,我要和村民一道靠勤勞的雙手奔小康。”安徽黃山市休寧縣溪口鎮中和村一名70歲的老村幹周領娣意志堅定地說道。
 
 
    記者日前走進周領娣家的豬圈內,只見她給13頭肉豬、1頭母豬添加飼料。據周領娣說她去年賣肉豬獲得1.3萬元,今年初春又購入了13條豬仔,如今都長到200來斤,現已預售一空,待元旦前後就可陸續出欄,屆時每頭均能獲得2000多元純收入。
 
    溪口鎮的項阿福家庭六口人,因他患肝癌而致貧,但他樂觀向上,不等不靠,專門養殖了兩頭母豬,僅去年就賣出豬仔15只,獲利2.3萬元收入,豬圈內還有10只豬仔,過陣子又可出售。
 
 
    據悉,溪口鎮是該縣區域面積最大的大鎮。這幾年,該鎮黨委政府以發展生豬養殖為支撐,大力壯大村民和貧困戶的經濟收入,使全鎮2.43萬群眾走上致富小康路。
 
 
    在溪口鎮江潭村、溪口村養殖千頭以上的養豬場就有6家。據溪口村郎溪組的養殖大戶項和平介紹,他們夫妻倆原先在外務工,2008年便返鄉幹起了家庭養豬產業。剛開始在家附近養殖了400多頭生豬,年年都獲得可觀的收入。在嘗到致富門路後,為了擴大生豬養殖規模,2013年他們夫婦又在鄰村山場上流轉7畝土地,辦起了大型養殖場,現在年生豬和母豬存欄數達到1200頭以上。即便在去年4月至10月的豬瘟蔓延中,由於他採取購買疫苗、嚴格消毒、物理隔離、勤洗豬圈等措施,除損失十餘頭豬外,其他肉豬依然長的腰肥肉壯,獲純利近300萬元。與此同時,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項和平採取生態養殖方式,將豬糞進行資源利用,建起了豬尿池、堆糞場、消毒棚等設施,獲得了財政資金支持。
 
    如今,溪口鎮13個行政村養殖生豬存欄數已達到15000頭,著實讓村民豎起腰杆子,鼓起錢袋子。(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汪士奇 佘發恨)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