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全球首套核磁兼容型腦PET在皖首發

2020-12-05
来源:香港商報網
    12月4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生命健康與腦科學領域重大項目成果發佈會——高端醫療影像與腦健康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合肥高新區舉行。此間,全球首套核磁兼容型腦PET和新一代術中磁共振成像系統正式發佈。
 
 
    前者可以同時對腦部進行PET和MRI掃描,獲取清晰圖像。後者在應用中可以使腦腫瘤切除率提高30%,平均縮短手術時間近2小時,術後生存時間提高55%。
 
 
    有專家表示,這兩項系統填補了我國高端影像設備在腦科學研究領域的空白,推動國產高端醫療設備在腦科學影像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腦部成像設備可提前查出老年痴呆症
 
    4日上午,在發佈會現場展出的樣機旁,全球首套核磁兼容型腦PET系統設備研發單位中加健康研究院院長張弓介紹:「新系統可提前5~10年發現和預防老年痴呆症」。
 
    這套全球首發的核磁兼容型腦PET設備,可以同時對腦部進行PET和MRI掃描,獲取清晰圖像。與全身PET系統相比,腦部PET系統有可提高解像度和靈敏度。較高的靈敏度可有效降低輻射,改善體積校正和運動校正,能較為精準地發現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標誌物,大大提高痴呆症的早期篩查效率。
 
    此外,該系統可在顯著症狀未顯現時通過重複成像來評估診斷,提前五至十年發現阿茲海默病的微小病灶,從而通過醫療和營養干預阻止或延緩病發。
 
    在此設備發佈之前,如果要進行同類檢查,需要使用全身PET儀器,每次費用約為1萬元,新設備推出後,將把單次檢查費用降低至1/5,檢查中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劑用量減到約1/3,同時大幅提升檢查準確度和效率。張弓表示,希望將它發展成一款「篩查類產品」,有效地覆蓋中國地市級城市。
 
    術中磁共振成像系統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60%的病人在腦部手術當時都無法確認腫瘤切除乾淨了沒有,必須第二天才知道。」加拿大科學院院士John Saunders告訴記者,腦部腫瘤,特別是膠質瘤在腦中成樹根狀深嵌,同時在開顱手術中必然面對的顱壓升高等狀況,使得醫生僅憑肉眼幾乎無法分辨腫瘤與正常組織的分界,導致腦部腫瘤切除術復發率極高。
 
    為此,John Saunders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發第一代術中核磁設備,通過腦部成像技術,讓主刀醫生能夠更為精準的分辨腦部各組織。
 
    目前,所有的開顱術,比如腦腫瘤、癲癇、中風,或者往腦部植入電極等手術,全部都需要運用的術中核磁,現在世界上總共有1萬多家醫院,都在開展相關神經外科手術,而這1萬多家醫院目前只有72台術中核磁,包括可以移動病人的術中核磁也只有100多台。
 
    當天同步發佈的新一代「術中磁共振成像系統」由張弓和John Saunders率領的團隊主持研發。相比上一代產品,新一代術中核磁成像系統技術融合了多種世界或學科內領先的技術,包括代表頂端磁體開發技術的無液氦磁體設計。
 
    其大膽新穎的磁體高精度光控移動技術,為避免醫院花費高昂改造成本而採取的本地屏蔽設計,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柔性線圈的設計在內的多種新型技術。
 
    經考證,使用術中核磁手術,腦腫瘤切除率提高30%,平均縮短手術時間近2小時,術後生存時間提高55%。
 
    此外,新設備推出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和市場定價權。目前,此類設備主要依賴進口,且體型巨大,造價和手術室改造費用在單台600-1300萬美元左右,新產品發佈將醫院設備引進成本降低至25-40%,成像時間縮短至1/3。(張彥君 柏永)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