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特别报道

學習書法,入門學什麼字帖?——《書法入門十八帖》前言

2021-01-30
来源:香港商报网
    2013年1月18日,教育部發佈《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規定從2013年春季開學開始,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
 
    《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附錄3《臨摹範本推薦》全文如下:
 
    臨摹經典碑帖是毛筆學習的重要內容和基本途徑。據歷代書法教育的經驗,推薦下列臨摹範本,供教師、學生從中選擇使用。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實際,自行推薦其他經典碑帖作為臨摹範本。
 
    (一)楷書
 
    歐陽詢《化度寺碑》《九成宮醴泉銘》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傳)
 
    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勤禮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碑》
 
    趙孟頫《三門記》《妙嚴寺記》
 
    (二)行書
 
    王羲之《蘭亭序》(「神龍本」)
 
    顏真卿《祭侄文稿》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趙孟頫《洛神賦》
 
    (三)隸書
 
    《乙瑛碑》
 
    《禮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傳統書法教育從實用出發,所以往往先寫大楷、後寫行書。現在,書法的實用功能退化了,應該從藝術出發。但是,即便從藝術出發,也要遵循書法的規律,學書最好還要從正書學起。正書,指規範的楷書、隸書、篆書,在這三種書體中,選擇任何一種有一定文字量、有相對完備的技法體系的碑帖入門,都是可以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當然不可能把適宜入門學習的碑帖全列出來,比如,楷書部分並沒有列魏碑和小楷;行書部分沒有列米芾等人的作品;隸書只是列了「四大名碑」,其實規範的東漢碑刻,大多適宜入門;篆書可能考慮到中小學生的識字水平,根本就沒有列出。不過,「教師也可以結合教學實際,自行推薦其他經典碑帖作為臨摹範本」這句話,還是在審慎的前提下,為實際教學開了另一扇窗,可以說考慮已經相當周全了。
 
    所以,我們這裏不糾纏這18種碑帖之外,還有多少種適宜入門學習的碑帖,僅就這18種碑帖,做一些初步的介紹。而這些初步的介紹,其實翻不出「百度百科」一類詞條的掌心。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時不時地,會有願意學習書法的中小學生,或成年朋友詢問:
 
    「我也想學書法,你看怎麼學?」
 
    「學書法,當然要臨帖,帖帖是不二法門。先選一種楷書、隸書字帖學習,然後可以學行書,這是比較實際的。」
 
    「臨哪個帖?」
 
    「在經典法帖中,選擇你最喜歡的碑帖,有一見鍾情的感覺。選擇之後,要長時間堅持,掌握基本的技法。」
 
    「你幫我選一個唄?」
 
    其實這事兒,正如談戀愛,是不能包辦的,只能由學習者自做主張。而初學者又不了解選擇的範圍,也確實會無所適從。這裏把18種碑帖的基本情況匯集一下,應該說有助於最初的選擇。雖然選擇當然不能局限於這18種碑帖,至少可以說,這18種都稱得上陽關大道。素絲初染,「第一口奶」相當重要,聯想到很多書法啟蒙教學者,讓學生直接描摹自己的字,看似親切,卻在有意無意間誤人子弟的現象,我想,《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還是擔得起「來吾導夫先路」的任務的。
 
    書法始於寫字,終於文化,作為「藝中之藝」,它體現的是中國人的宅心之深、人文之妙。即便是初學書法,或者說只想寫兩筆體驗一下書法,也需要了解書法深厚的文化背景。而博大精深的書法文化背景,不可能一下子知道太多,老虎吃天,哪有個下嘴處?我想,不妨先了解一下「誰寫的,寫的啥」,這大概是與碑帖最貼近的事,算是帶着「老娘土」的第一條根吧。
 
    有興趣就看看,沒興趣就不看,無妨的。(孟會祥 郭延)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