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安徽巢湖:上岸漁民的新生活

2021-06-03
来源:香港商报网
    巢湖北岸、雞裕河入湖口東側的西宋村,是安徽省巢湖市烔煬鎮唐嘴村的一個自然村,曾經的漁民馬愛程的家就在這個村。
 
    1977年出生的馬愛程,初中畢業後子承父業干起了打魚的行當,且一干近30年,直到巢湖實施「禁捕」。
 
    巢湖湖面風大光強,常年經受風吹日晒的馬愛程皮膚黝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許多,他被漁民們笑稱為「老馬」。
 
    馬愛程的家是一棟兩層小樓,那是前些年他和父親用攢下來的錢蓋起來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巢湖漁業資源尚未遭到嚴重破壞。「有時候開船出去,魚都會往船上蹦!」馬愛程說,那時,漁民年收入五六萬元是普遍的,所以,他家的房子裝修很精緻,在村裡首屈一指。
 
    馬愛程說,以前,漁船安裝的發動機馬力不大,且只有一台,後來船多了,漁獲逐漸減少。為了捕獲更多的魚,漁民不斷提高發動機的馬力,台數也在增加,船越跑越快,但魚卻越捕越小、越捕越少,難以見到以往的豐收場景了。「比如毛魚季,以前能持續一個月,碰上魚群,一天能撈上萬斤,後來,頂多持續一個星期,有時出去捕魚,連柴油錢都賺不回來。」說起禁捕前的窘境,馬愛程感慨良多。
 
    和他一樣,烔煬鎮另外75戶漁民同樣面臨這樣糟糕的狀況。
 
    2019年7月起,巢湖流域率先開啟為期10年的禁捕期。因為政府給予補償,並為退捕漁民辦理社保、代繳居民養老保險,烔煬鎮退捕工作很順利。馬愛程和其他漁民一樣,愉快地交出了鋼製漁船,並領到10萬元補償金。今年2月,村鎮推薦馬愛程當上了護魚員,他很快從捕魚能手轉型為護魚標兵,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這份新工作對馬愛程來說並不輕鬆,他每天要在月亮灣到唐嘴村的10餘公里湖岸線上巡查。「保護巢湖漁業資源責任重大,馬虎不得!」他說,自踏上新的工作崗位以來,不管是低溫寒潮、颳風下雨,他每天都堅守崗位,認真巡查。
 
    像馬愛程一樣,烔煬鎮轉型成功的漁民不少。「有的退捕後轉而承包魚塘養魚蝦,從捕魚變身為養魚,有的退捕後開起了農家樂,變捕魚為做魚餐……」馬愛程說,烔煬鎮的漁民「洗腳上岸」後,有很多人經政府牽線搭橋進了企業當了工人。
 
    「保護巢湖,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把一個好的巢湖留給子孫後代,是我們的責任!」馬愛程說。(許根宏 王國祥 龔舒斌)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