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北京 > 经济纵横

北京亦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比重2025年將超25%

2023-11-17
来源:香港商報網

    全球首個開源開放的智能網聯路側作業系統智路OS發布;拜耳醫藥國內首個創新中心——拜耳·亦莊開放創新中心啟動運行……記者16日從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亦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出台30餘項普惠性政策,年均投入資金規模超50億元,促進高精尖產業高質量發展,組合效應凸顯,預計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比重將超25%。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沈永剛介紹,北京亦莊按照「產業分塊、企業分層、聚焦創新、要素支撐」的原則,圍繞「共性要素+產業專項」的思路,在金融支持、土地空間保障、服務企業、先行先試、政策兌現等方面先後出台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進一步促進專精特新、國高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30餘項普惠性政策,年均投入資金規模超50億元,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以金融支持為例,北京亦莊出台設立100億元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同時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每年安排4億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出台以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等創新型企業為支持對象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服務和支持力度;出台支持企業上市發展專項政策,對成功上市的企業給予最高1200萬元的專項獎勵。

    為加大土地空間保障,北京亦莊今年9月出台《亦莊新城城市更新實施辦法》,進一步推廣「50年國家戰略項目+20年彈性出讓+先租後讓+代建標準廠房+城市更新」的五級供地模式,每年推進不少於100公頃土地開展城市更新。此外,創新高端產業供地模式,先後出台《社會投資工業類項目「拿地即可開工」審批服務指引(試行)》,各審批部門通過靠前服務和業務協同,加快產業項目落地。

    「下一步,將不斷探索產業用地的精細化管理方式,開展工業用地『彈性增容』試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分層供應等土地管理模式創新,在盤活存量土地的同時,加快超260公頃土地的一級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服務,更好滿足產業項目落地需求。」沈永剛透露。

    據了解,北京亦莊出台全國首創的《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在全市率先打造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台,成立了專門統籌政策兌現的部門,實現惠企政策統一發布、集中兌現、精準推送、智能核驗、免申即享。

    聚焦國際前沿技術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96項關鍵技術突破,完成16項關鍵工藝研發,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發布全球首個開源開放的智能網聯路側作業系統智路OS、全球首個基於真實道路場景的時序車路協同數據集,形成車路雲融合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集聚了全國90%以上、近270家信息技術頭部企業,推進20餘個國家信創項目攻關,已形成專利千餘個,轉化產品千餘款……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介紹,經開區始終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科技創新引領和前沿產業布局,全力推進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亦莊在集成電路領域構建了全國產業集群規模最大、製造能力最強、工藝平台最全、自主可控水平最高的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搭建城市級創新場景應用,推動網聯雲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已部署22家測試車企739輛自動駕駛車輛,實現了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等8大類應用場景,累計為大眾提供常態化出行與生活服務超200萬人次,示範區建設3.0階段正在向全市範圍有序推進。在信創產業領域,率先制定實施信創十條,高標準建設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基地(通明湖信創園),持續匯聚信創「四梁八柱」企業,建設適配中心、測試中心等公共基礎平台。

    在「一攬子」政策的支持下,北京亦莊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速沈永剛介紹,「十四五」期間北京亦莊還將通過實施6大行動、22方面任務舉措,進一步彰顯國家戰略任務支撐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增強區域協同發展帶動力,打造國際一流高端產業綜合新城。

    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比重超過25%,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65萬元/人左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300家,專精特新企業突破900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50家。(記者 楊凌雲)

    頂圖:發布會現場。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