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山東利津打造街巷治理新模式
2020-12-25 03:05    香港商报
 

 12月23日,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鳳凰城街道店子村,網格員呂永紅接到了村裏的街長劉汝華的電話。劉汝華說,村民反映有一戶居民將生活污水排到了街上,影響群眾通行。隨後,網格員和街長一起來到村民反映情況的街道,經過街長和網格員的溝通,該居民表示理解,並在最短時間內將污水管道修整完畢。

 其實,類似的事情在店子村都是採取這樣的解決方式,這也是店子村「一格多員、一網多格」「1+X+N」治理體系優勢的體現。為更好服務網格內群眾,店子村黨支部以街巷為單位,將店子村網格細化為19個「微」網格。將每條街巷臨近村民劃片分區,定為一個微網格,配備一名黨員和兩名群眾代表共同組成網格協管員,主要負責徵集村民意見建議,解答農戶疑問,幫助農戶解決問題等。全村村民共同參與協助網格員對村內事務進行管理,使每組每戶村民都有自己的責任,打掃門前衛生、垃圾分類處理成了每家每戶的常態,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提升。店子村構建起「社會治理村級網格-主次街巷細化網格-房前屋後精準到人」的三層級網格,打造了店子村網格「一網多格」「街巷式」治理服務新模式,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後一公里」。

 店子村黨支部書記呂新澤告訴記者,他們組織19名黨員及38名群眾代表主動認領網格職責範圍,並在村內醒目位置對街巷長姓名、管理職責、管理範圍等信息進行公開。在黨支部的號召下,村中2位離退休幹部、老黨員主動參與到村莊整治、矛盾調解、鄉村發展等工作中來,把網格化由條上的「線」變為點上的「面」。(樊愛鍾明)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徐麒釗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