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計出新角度】消費升級大方向
2020-12-28 02:11    香港商报
 

  消費升級是指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換取產品的更多附加價值,比如體驗、氛圍、品牌、便利性等等。過去消費者買東西主要是為產品本身的價值買單,消費升級是為附加值買單。除了關注產品本身的功能和品質,人們還關心使用體驗是不是愉悅,有沒有給自己帶來精神和審美上的滿足等等。所以可以說,真正能體現消費升級的產品,從來都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為興趣、愛好買單。

 近年中國居民消費水平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從2015 至2019 年, 人均消費水平從18929 元提升到27563 元;不考慮價格因素,人均消費水平年均增長9.8%。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線下消費受到影響,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923 元,同比名義下降了3.5 個百分點。但從消費結構看,線上零售迅速補位。疫情衝擊下,服務型消費等新型消費反而呈現加快增長態勢。比如,2020 年前11 個月, 全國網上零售額約10.54 萬億元, 同比增長11.5%。在傳統線下消費受到較大衝擊的同時,新型消費逆勢增長對於推動疫情期間的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消費者對雙11越來越理性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 至5 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3%。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5 月份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1%,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隨直播帶貨、線上拼團、門店到家等等新模式,線上消費活力迸發,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對消費品市場增長貢獻率繼續提高,消費者得到了更多實惠和便利。

 整體來講,消費升級的其中一個方向是技術創新帶來的體驗升級。以雙11為例子,過去10餘年來,雙11的主要訂單從最初集中在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到向食品、美妝、服裝等全品類擴展,再到今年的體檢、教育、家居清潔等新品類備受青睞。同時,高端產品、品牌商品及進口商品增長迅速。可見,消費者對雙11越來越理性,從主要看價格到更關注品牌、品質、服務、個性偏好等,反映出品質化生活趨勢。英國切斯特大學金融科技及數據分析教授梁港生(逢周一刊出)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刁瑾玲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