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支持多行業數碼轉型
2021-02-25 01:14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到,各行各業在疫情下加速數碼轉型,迎合市民新消費模式及習慣,已成趨勢。企業須善用資訊科技,才能抓緊疫後發展機遇。特區政府會推出企業版「智方便」平台,加快電子政府的工作,至明年中大部分政府帳單均可以「轉數快」繳付;亦會積極發展「香港法律雲端」;向貿發局撥款3.75億元,增強數碼化;協助青年創業人士推廣原創產品。

 研企業版「智方便」平台

 在疫情下,不少傳統行業都已加快應用科技,例如數碼支付、智能服務系統以及各種網上營商消費模式,已經成為趨勢。特區政府去年底推出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智方便」應用程式,現提供26項政府部門、煤氣、電力公司等公用事業服務,未來各項政府服務將會更廣泛採用「智方便」平台,並會研發企業版的「智方便」數碼身份認證平台。

 陳茂波稱,疫情令政府加快推動電子政府的工作,包括提供更多電子服務,方便企業及市民提交申請、付款、領取牌照及使用政府服務,所有政府表格和牌照申請,除非受法律或操作因素局限,可於明年中採取電子方式提交;而大部分政府帳單及牌照的相關繳費,亦會於明年中起配備電子支付選項(包括「轉數快」)。為推動法律科技的發展,特區政府今年會積極研究發展「香港法律雲端」,提升本港在專業法律服務的優勢和地位。

 疫情亦催化本地創科發展,不單推動企業研發產品或創新服務,也提供應用場景。政府會繼續透過「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科技券」、「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等,支援企業或生產商將研發成果實踐和商品化、使用科技服務提升生產力或業務流程,以及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讓它們更好把握新經濟下的機遇。

 推動企業在港設智能生產線

 陳茂波說,會在2021/22年度起,分3年向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撥款合共3.75億元,資助開發虛擬平台以增強舉辦線上活動的能力及進行數碼化。貿發局亦會推廣香港在大灣區發展及醫療產品和服務的優勢,為向青年人提供更多推廣設計作品的途徑,貿發局會研究利用其商業對消費者(B2C)的實體及網上平台,協助青年創業人士推廣原創產品及測試消費者喜好。

 此外,特區政府亦會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15億元,分階段擴大資助地域範圍,由20個經濟體大幅增加至37個,以涵蓋所有與香港已簽署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的經濟體,並將每家企業的資助上限由400萬元提高至600萬元,支援它們充分利用投資協定提供的更佳保障,發展更多樣化市場。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黃逸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