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中共百年 香港篇章
2021-07-01 01:42    香港商报
 

中共百年 香港篇章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中共建黨百年,每個發展階段亦都和香港有所關聯。從香港早期共產黨組織的成立,風起雲湧的工人革命,到香港全力支持全國抗戰;新中國成立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英談判、香港回歸祖國及「一國兩制」方針的制定與實踐,中共對港方針政策從來都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最大底氣。「東方之珠」與百年中共的故事廣為傳頌。

●1922年

1月 香港海員舉行罷工。以此為起點,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為終點,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掀起第一次高潮。其間,全國發生大小罷工100多次,參加人數達30萬以上。

●1925年

5月1日-7日 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召開,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

5月30日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對帝國主義暴行的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並迅速席捲全國,約1700萬各階層群眾直接參加鬥爭,標誌大革命高潮的到來。6月至1926年10月,廣州、香港爆發省港大罷工。這是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政治大罷工。

●1938年

1月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成立,對外稱「粵華公司」。廣泛聯繫海外華僑、港澳同胞和國際力量開展抗日鬥爭。

10月 廣州、武漢相繼淪陷,全民族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相持階段。廣州淪陷前後,周恩來通過潘漢年等把上海、南京等淪陷區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包括宋慶齡、何香凝、郭沫若、茅盾、柳亞子、蔡元培等,轉移到廣州、香港。其中部分留在香港,加強了香港文化界的抗日救亡力量。

10月-12月 中共廣東地方組織團結和領導漢、黎、苗等各族人民建立抗日游擊隊,開闢了華南敵後戰場。全民族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實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團結抗日的民族政策,發展了大量少數民族抗日武裝。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也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1941年

12月-翌年春 在中共中央和南方局領導下,香港、廣東黨組織和抗日游擊隊秘密營救日軍佔領香港時被困的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其他人士,包括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胡繩、夏衍、梁漱溟等共800餘人。香港淪陷後,在共產黨領導下成立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港九大隊挺進敵後,堅持開展游擊戰。

●1945年

8月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成立。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還成立(或重新成立)了晉察冀中央局、冀熱遼分局、冀察熱遼分局、東北局、北滿分局、西滿分局、遼東(南滿)分局、東滿分局、華東局、華中分局、華中工委、山東分局、鄂豫皖中央局、中原局、豫皖蘇分局、華中局、華北局、南方工委、重慶(南方)局、南京局、上海分局、上海局、香港分局、華南分局;西北局、晉綏分局的組織機構繼續保持。

●1965年

3月1日 為解決香港淡水供應困難而興建的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正式向香港供水。

●1972年

11月8日 第二十七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香港、澳門從反殖民主義宣言適用的殖民地名單中刪除,明確了香港、澳門不具有殖民地地位。

●1982年

9月24日 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闡述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指出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

●1987年

10月16日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有關接待探親台胞的辦法。11月2日,第一批探親台胞經香港赴大陸。至此,長達38年之久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逐步展開。

●1990年

3月20日-4月4日 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關於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7年

6月30日午夜-7月1日凌晨 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舉行,宣告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交接儀式後,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於7月1日零時開始履行香港防務職責。

●2003年

6月29日 內地與香港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10月17日,內地與澳門簽署《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2007年

7月1日 胡錦濤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上講話指出,「一國兩制」是完整的概念。「一國」和「兩制」不能相互割裂,更不能相互對立。「一國」就是要維護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安全。「兩制」就是要保障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

●2014年

11月17日 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滬港通」正式啟動。2016年12月、2017年7月又相繼啟動「深港通」、「債券通」等。

●2015年

11月27日、28日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服務貿易協議》分別簽署,內地與香港、澳門服務貿易自由化基本實現。

●2017年

7月1日 習近平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發表講話指出,中央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兩點:一是堅定不移,不會變、不動搖;二是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始終沿正確方向前進。

同日 習近平出席在香港舉行的《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戰略。

●2018年

7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10月23日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

●2019年

2月18日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台。

●2020年

5月28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

6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刊憲並即時生效。

●2021年

3月11日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的決定》、《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的決定》、《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靜文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