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醫防癌攻略】中醫治療肝癌案例

【中醫防癌攻略】中醫治療肝癌案例

責任編輯:副刊 2021-09-13 15:28:18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肝癌發病率高,早期難以發現,一旦發現多屬於中晚期,治療效果差,死亡率高。肝癌晚期失去根治機會,可以姑息化療(紓緩化療),必要時輔助放射治療(電療),有適應症也會給以放射介入治療、靶向藥治療或免疫治療。肝癌在化療、放射治療、靶向藥治療或免疫治療期間和之後,都可以給予中醫藥輔助治療,減輕不良反應,增強抗癌效果。

 化療藥物可殺死活躍的肝癌細胞。放射介入方法治療肝癌,是在X線放射影像儀器實時動態引導下,利用特殊導管,經股動脈插入到肝內癌症供血動脈,將化療藥物注入供血動脈內,利用高濃度化療藥物殺滅癌細胞。需要時,可將動脈血管栓塞製劑或藥物注入癌症供血動脈內,將癌組織的細小供血動脈栓塞,暫時阻斷供血(阻斷一周左右),導致癌細胞缺血壞死,起到治療作用。

 由於放射介入治療注入癌組織內化療藥物濃度比較高,並且還有二次化療作用(化療藥物經血液循環後,再次回到肝臟),殺死癌細胞作用強,大量癌細胞壞死並進入到血液循環中。隨着癌組織供血動脈被栓塞,癌組織缺血壞死,也會產生許多壞死物質並入血。所以,放射介入治療後5到7天內,患者一般都會有發熱、周身酸痛無力、腹脹腹痛、嘔吐納呆、厭油膩、腹瀉或不大便等症候出現。實驗室檢查還會有肝功能異常、白細胞過度升高等,屬於放射介入治療後較嚴重不良反應。

 放射介入治療後,給以中醫藥治療,可減輕不良反應。中醫藥治療,主要是通過中醫四診的方法,辨病辨證施治。中醫認為:當化療藥物和栓塞製劑注入到肝癌供血動脈後,在殺死癌細胞同時,也導致肝臟生理功能損傷,破壞肝氣化功能,使肝氣鬱滯,疏洩失常。肝疏洩失常,可橫逆犯脾,導致脾胃消化、運化功能失常,不能運化水濕,不能化生水穀精微,人體精氣血津液化生障礙,導致水濕、濕濁、痰飲、濕毒和熱毒等內生病邪生成增多,因而產生發熱、腹脹腹痛、嘔吐納呆、厭油膩、腹瀉或不大便等症候。這時,中醫藥治療,要調補氣血,恢復臟腑功能,同時祛除體內生成的水濕、濕濁、痰飲、濕毒和熱毒等內生病邪,減輕病邪對臟腑功能的破壞。

 一病案。男性,60歲,西醫外科醫生。1997年因消瘦、納呆、腹脹腹痛等3個月,檢查發現乙型肝炎,肝硬化,巨塊型肝癌(最大直徑約15cm),不能手術治療。西醫給以放射介入化療加碘化油栓塞治療3次,腫塊明顯縮小至2cm左右,癌組織內沉積碘化油。由於患者放射介入治療後不良反應較重,出現貧血、肝功能異常,不能再接受放射介入治療。轉介中醫治療。住院後中醫四診:患者精神差、消瘦明顯、疲倦乏力、臥床不起、午後低熱不退、納呆欲嘔、夜寐難安、小便黃少、大便結塊不暢,4至5日一次。體檢,舌質紅,苔黃膩,脈沉弦細數,腹軟無切痛。

 中醫認爲,在祛邪抗癌的同時,人體正氣,尤其是肝脾腎等臟腑氣血在原有傷害的情況下再次受到傷害,導致肝氣化失常加重,不能疏理一身氣機和助脾胃氣化;脾胃消化運化失常加重,不能化生水穀精微和代謝水濕,生成水濕、濕濁、痰飲和濕毒等內生病邪;腎和骨髓氣化功能失常,不能藏精和化生氣血,導致人體精氣血津液均不足,導致患者整體生理功能狀況明顯下降,病理性傷害明顯。

 中醫辨證:肝脾腎功能不足,氣血虧虛,濕濁痰瘀癌等病邪未清。

 中醫治療:調補肝脾腎和氣血功能,兼以祛濕化痰理氣活血散結削癌。

 該患經中醫藥治療1個月後,身體生理功能狀態有所恢復,生活可以自理,體重增加,肝功能和血常規檢查恢復正常,惟肝硬化指標沒有恢復。後病人自行出院,去腫瘤醫院接受放射治療。期間仍堅持門診中醫藥治療,並適當進行運動養生和飲食起居調理。放射治療結束後,患者每3個月復查一次,肝CT檢查原癌症生長部位仍有少許碘化油沉積,肝癌指標(胎兒甲種球蛋白)未見異常,肝臟生理功能檢查,肝酵素等生理指標未見異常。1年後還參加老年運動會,3年後死於肝硬化腹水、肝昏迷。(文:徐凱)

1631517903401314.jpeg

徐凱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臨床教授、世中聯腫瘤經方治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香港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中聯醫案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中醫預防和治療各類惡性腫瘤、腫瘤併發病、癌前病變。


責任編輯:副刊 【中醫防癌攻略】中醫治療肝癌案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