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參政議政】新「雙城故事」將帶香港重現輝煌

【參政議政】新「雙城故事」將帶香港重現輝煌

責任編輯:黃麗盈 2021-10-28 00:20:50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葉建明

 特區政府在提出創造性的「北部都會區」規劃時,強調了「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與共融發展的理念。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特別強調,「北部都會區」配合港深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與深圳特區形成「雙城三圈」,是戰略性布局。這體現了特區政府對港深融合有了更深入、更高度的思考,港深雙城融合發展提速在望。

 香港缺少鬥志

 或許是地理位置、經濟地位和民眾心態的緣故,香港社會常有「雙城記」的討論,將地理位置相似、經濟特點趨同、發展有共通之處的城市拿來比較,當作競爭對手。不過很遺憾的是,過去這些年,香港雖然關注「競爭對手」,但自身卻沒有足夠的鬥志壯大自己。

 滬港雙城故事前些年討論較多。上海和香港有不少相似之處,兩座城市都在金融、航運、經貿方面有特長。隨着國家改革開放,浦東開發,上海跑步前進,香港不少方面被比了下去。比如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桂冠,多年前香港就已經拱手給了上海。

 國際上,香港愛跟新加坡比較。但泛政治化的內耗拖累了香港,令曾經「四小龍」之首的香港,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GDP,或者住房等民生事項,都被新加坡超越。

 深圳過去是個小漁村,發展起點低。改革開放之初,與香港只是「前店後廠」的關係,一河之隔的香港那時並不屑與深圳比。但時移勢易,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迅雷不及掩耳。南海邊的小漁村深圳在香港依然自大自為的心態下,很快成為國家創新科技重鎮,經濟總量超越香港。

 很多人將港深發展比作「龜兔賽跑」。香港過去的確像那隻不思進取打盹的「兔子」,但深圳絕對不是「烏龜」。40年的發展證明,深圳是一匹動力十足的黑馬,不停歇地向前奔跑。

 今天,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回到正軌的香港終於找準了發展方向,認識到融入國家發展是大勢所趨,充滿活力的深圳,不可避免成為香港發展的重要助力。

 如果說,過去講述的「雙城故事」更多着眼於「競爭」,未來「港深雙城故事」將更多在於融合,在於攜手發展;如果說,原來的「雙城故事」攙雜香港諸多妄自尊大心態的話,未來的香港,則是放下了身段,明確了定位及角色,創新了思維。

  人們普遍把「北部都會區」規劃視為香港城市空間發展史上的一次戰略性改變,而深港雙城攜手發展,則是這個里程碑事件中的核心內容,必將在國家整體戰略布局上,寫下濃重一筆。在世界大變局下,在中國實施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港深攜手優勢,新雙城故事必將帶來港深發展新的黃金時期,並帶領香港重上輝煌。

 新雙城故事重視深度融合

 新的雙城故事,首先是有全新思維,在體制機制改革基礎上實現對接,產生治理新模式,體現「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新故事。林鄭特首所說的「新規劃突破思維,跨越了香港及深圳的行政界線」,順應了中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思路。不久前中央發布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採取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這是管理體制的巨大突破,必將為港深融合發展、特別是先行先試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帶來經驗和借鑑。

 新的雙城故事,必然不是簡單的合作,而是深度融合,逐步實現經濟一體化,發揮好「港深所長、國家所需」的作用。港深雙城各有獨特的優勢,雙方產業結構高度互補。香港長於金融,深圳優於創科;香港長於基礎研發,深圳優於成果轉化技術攻關;香港希望「再工業化」,深圳是知名的製造業之都;深圳要培育拉動消費市場,香港消費佔比GDP的七成多……在融合的廣闊空間下,各自的優勢必將更好地展現。

 新的雙城故事,需要港深務實推動。據悉,港深目前已提升了高層合作對話機制,一把手對一把手。同時,兩地政府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等19個專門班子,服務於具體的項目推進。

 「深圳速度」40多年來一直令人驚嘆。此次深圳方面的回應依然十分迅速,明確提出與「北部都會區」協同發展的思路,並已提出連接口岸的道路基建、改造升級口岸片區等具體建設規劃。

 對此,香港要提升效率,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香港要強化機遇意識。

責任編輯:黃麗盈 【參政議政】新「雙城故事」將帶香港重現輝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