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學者暢談灣區特色先行 倡建地域嵌入型經濟平台

學者暢談灣區特色先行 倡建地域嵌入型經濟平台

責任編輯:蔣璐 2021-12-04 01:07:2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設立各類主題鮮明、內容多樣的「先行區」,摸索經驗再總結推廣,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

    正在舉行的「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眾多與會國內外嘉賓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需要進一步發揮這些「先行區」的獨特作用,進一步發揮好粵港澳大灣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開放平台和區域的作用。

    當前,中國陸續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和1個自由貿易港,事實證明,這種頂層設計與地方探索相結合、點片創新與面上推廣相結合、以開放倒逼改革的改革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經濟一體化實現9+1+1>11

    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著名經濟學家劉遵義在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專題研討會上大膽暢想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在他看來,大灣區緊密的經濟一體化就像微縮版的經濟全球化,其中的每個城市都會因為有更廣闊的選擇範圍和新機遇而變得更好。未來通過城市間基礎設施的改善,各生產要素、商品和服務的自由流通,會讓從前不可能的新經濟活動成為可能,粵港澳大灣區將產生9+1+1>11的效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首席顧問研究員劉劍雄則認為,雖然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使命有所不同,但都體現了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在此過程中,港澳要發揮既有的國際化優勢,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戰略支點作用,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

12.jpg

劉劍雄。記者黃裕勇攝

    在談到大灣區兩個重要城市廣州和深圳的關係,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陳鴻宇表示,廣深「雙城聯動」中的「強強共生」機制概念,在考慮廣深聯動發展的內容和路徑時,要找到雙方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必須拓寬廣深聯動的空間視域,立足「雙核」,放眼「雙圈」,實現雙贏,決不能單贏。

13.jpg

陳鴻宇。記者黃裕勇攝

    以點帶面推大灣區規則統一

    「中國走入了第三次開放,大灣區可建設地域嵌入型世界級經濟平台」,在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午餐演講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發表了演講。

    在鄭永年看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循環和發展,不僅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更重要的是規則的對接。他表示,要推動大灣區內部規則的對接,可考慮把香港、澳門的規則,尤其是商業規則首先應用到珠三角,因為香港很多方面的規則非常領先,包括金融系統、教育系統、醫療系統、國際仲裁、國際知識產權系統、消費者權益保護系統等。他進一步建議,規則的對接可以點帶面的方式推行。當前,中央已經批准了深圳前海、珠海橫琴還有廣州的南沙自貿片區,可在這三個點上帶動整個大灣區規則統一、統籌。

    中國要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多個巨無霸型地域嵌入型的世界級經濟平台。鄭永年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應建設成這樣的平台,讓基本技術、人才往這些大平台流動。「如果能實現,我覺得粵港澳大灣區將遠遠超越美國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的東京灣區,變成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大灣區」。

    應對氣候變化 中美合作新起點

    【又訊】「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舉行「中美氣候變化合作對話會」,與會中外嘉賓一致認為,面對全球前所未有頻率發生的極端氣候,攜手應對世界氣候變化是中美體現大國擔當義不容辭的責任。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在「讀懂中國」國際會議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隨着中美關係有望進入戰略競爭中兼具合作的新階段,氣候融資、全球債務管理、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合作,都是極具前景的探索途徑。(頂圖為鄭永年。記者 黃裕勇)

責任編輯:蔣璐 學者暢談灣區特色先行 倡建地域嵌入型經濟平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