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新一屆立法會首場會議舉行 林鄭公布重組政府架構方案

新一屆立法會首場會議舉行 林鄭公布重組政府架構方案

責任編輯:蔣璐 2022-01-12 10:55:19 來源:香港商報網

    第七屆立法會今日(12日)舉行首場會議,會議廳主席枱上方懸掛了國徽與區徽,是首次出現的安排。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並回答議員質詢。林鄭表示,現時本港的頭等大事仍然是盡力穩控疫情,並交代三方面工作,包括建立行政立法關係、推進「北部都會區」和重組政府架構。

    林鄭首先恭賀梁君彥再次當選立法會主席,指今次是新一屆立法會的首次會議,會議廳內懸掛了國徽和區徽,標誌着特區政治體系的里程碑。這也是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產生的首屆立法會。她並恭賀所有議員就任,承諾在任內帶領管治團隊與議員衷誠合作。

    重組政府架構 建議13個政策局增至15個

    林鄭今日公布早前在《2021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重組政府架構方案,並建議5個初步構想。她表明,這些構想純屬拋磚引玉,現屆政府會在諮詢持份者後準備詳細方案,交予第七屆立法會討論,然後將方案和議員意見交由新任行政長官考慮是否在下屆政府實施。

    本屆特區政府建議的改組方案:

    增設新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從民政事務局接掌文化、藝術和體育事務,以及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接掌電影、創意產業和旅遊事務。將目前由不同政策局分管的文化體育和旅遊事宜統整,歸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負責,加強督導和推動香港文化事業發展,有利產生協同效應,使香港成為「十四五」規劃描述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分拆運輸及房屋局成為兩個政策局。重組的房屋局將全力處理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特別是加快興建公營房屋,協助市民盡快上樓;善用現有公屋資源惠及有需要市民;支援輪候公屋多時住戶;豐富置業階梯,令「上車」更可負擔;以及密切監察私人住宅市場情況等。該局亦可專注督導香港房屋委員會和房屋署落實現屆政府一系列房屋新措施,適時檢視和調整,並與香港房屋協會、市區重建局和港鐵公司緊密聯繫,結合公營機構力量增加供應;

6.jpg

記者馮瀚文攝

    分拆後負責運輸的政策局會更名為運輸及物流局,負責對內對外運輸事宜。「運輸基建先行」,香港未來幾年要推進多項本地和跨境交通基建項目,以及進行全港策略性運輸研究。獨立成局的運輸及物流局將更專注處理這些內部交通事宜,亦能更好兼顧對外交通事務,促進海運、航空和物流業發展,鞏固及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改組食物及衞生局為醫務衞生局,專責醫療及衞生政策,除繼續應對新冠疫情外,亦全力推進多項重大政策措施,包括落實兩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發展中醫藥、制訂《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等。為確保公營醫療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和配合產業發展,香港亦急需更新公共衞生策略、加強監管和促進醫療科技及藥物研發,以及解決醫療人手不足問題,並檢視臨床數據、臨床試驗、藥物註冊等方面以協助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產業;

    重組民政事務局並改名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凸顯地方行政和青年工作的施政重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會加強以地區為本的工作和提升社會凝聚力,以及檢視並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鼓勵青年人參與公共事務,並推動、協調和監督各個政策局落實青年工作。該局亦會全面檢視地方行政和區議會的未來;

    將創新及科技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反映該局在推動創科應用及智能生產的再工業化政策的任務。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會提升再工業化的政策職能,致力建立創科產業鏈,全面覆蓋科研、融資、生產以至市場化,包括考慮如何在「北部都會區」的新田科技城引進更多先進製造業用途,讓智能生產植根香港,從而建立更完整的創科生態圈;

    擴大環境局並改名為環境及生態局,接掌目前屬食物及衞生局負責的環境衞生、食物安全、漁農及禽畜公共衞生等政策,以產生更佳的協同效益,例如改組後廢物的收集、回收、運送和處理將一條龍結合倂由環境及生態局歸口管理,能增加成本效益,有助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等政策措施,以及將漁農發展與自然生態更好結合,以可持續方式發展現代漁農業;以及

    整合及理順部分政策及相關工作的分工,統一政策事權,減少職能分散,例子包括將目前分散的人力發展、扶貧和退休保障政策統整,撥歸勞工及福利局統一負責等。

    林鄭指出,以上重組建議將令政策局由今屆的13個增至15個。她並建議其中9個由政務司司長監督,另外7個則由財政司司長監督,讓兩位司長的分工更為平均。

    林鄭還指出,下屆政府可考慮設立副司長職位,推進和協調「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區域發展項目。同樣需要高層次協調的事宜還包括一些跨局議題例如國家安全、氣候變化、人力政策等。

    林鄭表示,今日向立法會發出一份建議重組方案的文件,詳細作出交代。在政務司司長的領導下,相關局長和負責同事會向立法會事務委員會講解有關方案,並聽取委員意見。議員亦可以在《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期間表達意見。目標是將建議方案和議員意見在今年3月27日行政長官選舉後轉交候任行政長官考慮。

    林鄭強調,現屆政府將全力配合,盡快向立法會提交候任行政長官認為適切的重組方案。並需要在今年6月初前完成所有相關審批程序,使候任行政長官有充足時間完成主要官員任命的憲制程序,確保新的政府架構可以在今年7月1日開始運作。

8.jpg

記者馮瀚文攝

    反對派議員離開後 2021年議會成果豐碩

    在行政立法關係方面,林鄭指出,過去多年反中亂港分子導致立法會難以發揮職能,自2020年底反對派議員離開立法會後,去年是行政立法良性互動,成果豐碩的一年,開啟了良政善治的新局面。包括通過46條政府法案,較過往每年平均數多一倍;批出超過3200億元撥款,讓政府推進基建和其他民生工程;亦行使行政長官的憲制權力,以書面同意由議員提出的兩條條例草案。

    林鄭指出,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有不同的背景、行業或專業,體現廣泛代表性和政治包容性,反映社會各界不同的聲音,和而不同,期望他們為市民謀福祉、為香港謀發展。她期望可以與立法會議員衷誠合作,在經完善的選舉制度下做出實際成績,爭取市民認同,讓新制度發揮其優越性,為香港民主的長遠健康發展奠下堅實基礎。

    至於配合立法會方面,林鄭表明,會定期出席時間長短不一的答問大會,直接回應議員的質詢;要求官員回答口頭質詢時簡潔、清晰及有理有據;各司局長亦應在制定政策過程中,盡早與議員作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並諮詢相關立法會事務委員會;政務司司長亦會每周與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正副主席會面,保持溝通;特區政府會做好訊息發放和政策解說工作,爭取市民支持。

    林鄭又指,制定和修改法律是立法會的重要工作,去年在發表《施政報告》時,已同時公布擬向今屆立法會初步提交的40項立法建議。當中涵蓋當時已知涉及的重大政策方向,但未包括一些技術性的立法建議,所以最終提上今屆立法會的法案會更多。而政務司司長正統籌今年提交立法會的立法議程,包括不少議員關心的立法工作,包括版權條例修訂、防止兒童被虐的強制舉報、取消強積金「對沖」、精簡土地發展法定程序及《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等,相信今年的立法工作亦會相當繁重。

    社會應為「北部都會區」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在「北部都會區」發展方面,林鄭表示,自公布相關建議後,截至去年年底,已收集300篇報章意見及評論文章,社會普遍支持計劃,而且評價正面,當中大部分為善意批評,包括成敗在執行;拆牆鬆綁、加速落實;克服建造界人手不足等問題;強化跨局協作等。

    林鄭指,社會應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落實創造有利條件,包括大幅精簡土地發展程序、有效整合審批土地、制定有利產業及人才發展政策、強化執行機制等。林鄭說,大型發展項目橫跨多個政策局。正如她在《施政報告》建議,下屆政府可考慮設立副司長職位,負責領導包括「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區域發展,提升高層領導,強化跨局協作,制訂指標監察成效,並與深圳市政府緊密聯繫。

微信图片_20220112145653.jpg

文字整理:高心雲 製圖:楊亮

    林鄭並介紹了「北部都會區」幾個關鍵工作的進度和方向:

    按「運輸基建先行」的理念,特區政府已在工作層面與深圳市政府討論,屬《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建議5個鐵路項目的其中3個跨境項目。計劃稍後到訪深圳與市領導交換意見。在香港方面,運輸及房屋局正着手研究連接洪水橋和前海的鐵路,在港方路段沿線增設車站的位置;至於北環線北延支線,已要求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於今年內提交支線的技術和財務建議。

    開拓更多土地作房屋、創科及商業發展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重要目的,涉及額外600公頃土地和16至18萬個來自4個區域住宅單位。發展局已將當中的新田科技城和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2個區域,納入去年10月展開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新界北新市鎮及文錦渡的規劃及工程研究範圍內;至於另外2個區域,即擴大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至尖鼻咀、流浮山及白泥,以及擴大古洞北新發展區至馬草壟,相關研究會在今年內開展。此外,發展局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把古洞北新發展區內約3公頃的商貿及科技園用地改劃作房屋發展。

    重視「北部都會區」就業機會。除新田科技城外,「北部都會區」內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享有與前海一灣之隔的地利,可發展商業和現代服務業中心。林鄭已指示政府應擔當先行者,把部分無地域限制的政府部門搬進「北部都會區」,帶動發展,創造就業。發展局已在古洞北新發展區選定可發展綜合政府大樓的土地,政府產業署亦會於今年首季完成研究,敲定遷往「北部都會區」的政府辦公室。香港房屋協會亦率先積極配合,在其位於粉嶺的「北部都會區」區域辦事處撥出空間,與數碼港合作成立全港第一個房地產技術(proptech)共享工作室,今年內將招募初創企業進駐。

    須及早籌劃主要的社區設施。林鄭表示,早前已聯同食衞局局長就此與醫管局主席及行政總裁會面,雙方原則上同意會在「北部都會區」擴充或興建3間醫院。當中北區醫院擴建工程已經展開,2028年完工後將額外增加1500張病床。古洞北醫院預計會成為「北部都會區」的中心醫院,初步估計最少提供1600張病床。由於鄰近新田科技城,古洞北醫院將會是一間具綜合功能的研究型醫院,不單提供治療和診症服務,亦會發展醫學科研和教學用途,可與新田科技城的生命科學產業產生協同效應。此外,食物及衞生局正研究增加建議的洪水橋醫院的病床數目至2000張以上。除公營醫院外,政府亦計劃在「北部都會區」撥地發展私家醫院。此外,民政事務局會在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撥款申請,興建位於粉嶺的文化中心。

    「北部都會區」重視城鄉共融、發展與保育共存。為確定分別位於南生圍、三寶樹和蠔殼圍的三個濕地保育公園、沙嶺/南坑自然生態公園,以及香港濕地公園擴展部分的範圍和管理模式,及評估有關措施對創造環境容量的成效,環境局正籌備今年內開展顧問研究。另外,環境局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啓動指定紅花嶺郊野公園的法定程序。此外,保安局會於今年第二季開放原屬禁區範圍的沙頭角碼頭,容許旅行團在「指定區域」觀光購物或乘船前往荔枝窩、吉澳等旅遊景點,並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就進一步開放沙頭角墟(中英街除外)的可行方案諮詢市民。

  取消強積金對沖將是立會第一案

  另外,林鄭回應民建聯議員陳學鋒質詢時表示,房屋是本屆政府重中之重,相信下屆政府都一樣。政府已推出過渡性房屋,提供2萬單位,並改劃空置土地。她稱,相關路線圖本身已有,而施政報告提及未來15至20年,連同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等土地,會有超過100萬單位應市,而這還未包含私人發展商的土地。

  回應工聯會議員鄧家彪質詢時,林鄭說,取消強積金對沖將會是政府提交給本屆立法會的第一條草案。行政會議已通過有關措施,政府將會在立法會勞工事務委員會,向議員做簡介和討論,然後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和二讀程序。她希望全體議員一起努力,爭取本屆政府任期結束前通過草案,希望2025年左右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保障基層勞工權。

    第七屆立法會今日首次開會,一眾議員在會議舉行前十分雀躍,與出席官員交流。記者馮瀚文攝

責任編輯:蔣璐 新一屆立法會首場會議舉行 林鄭公布重組政府架構方案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