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向台灣新聞學泰斗李瞻拜年 網友:被暖到

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向台灣新聞學泰斗李瞻拜年 網友:被暖到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2-01-27 10:39:15 來源:香港商報網

  據澎湃新聞報道,1月25日,一則題為「96歲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先生和島內98歲新聞學泰斗李瞻先生拜年」的短視頻在海峽兩岸新聞學界、業界引發關注。有網友在轉發視頻的同時,留言:「過年被這條視頻暖到,96歲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先生和島內98歲新聞學泰斗李瞻先生(祖籍山東壽光)拜年,祝各位師友虎年吉祥如意!」

 作為兩岸新聞學界泰山北斗級人物,方漢奇、李瞻兩位世紀老人早已桃李滿天下,也一直緊緊關注著互聯網時代的新聞行業步伐。

 在這條3分09秒的短視頻中,方漢奇先生向李瞻拜年:「士毅兄(李瞻字士毅)你好,快過年了,祝你和全家新年快樂。我們有多年不見了,但是一直在想念著你,我說話就96(歲)了,你比我還年長幾歲,快是百歲老人了。」

 「我們有共同的經歷,比如抗日救亡那個時候你是流亡學生,我也是顛沛流離,抗日戰爭時期,差不多前後念了十幾個學校,這一段經歷都是我們的共同的。我的印象是改革開放以後,我記得那個時候你多次到大陸,來跟大陸的新聞學的學者交流,而且給大陸的新聞學的研究工作者、學者、教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你給很多有新聞系的大陸院校捐贈了大量的新聞學的書。」方漢奇先生回憶道。

 「台灣我也去過很多次,我還有很多親人在陽明山上長眠,兩岸之間的這種水乳交融的親情關係是客觀存在的」方漢奇向李瞻介紹:「我們北京人每天吃的是你們家鄉壽光的菜。在生活上,在鄉土的感情上,也是密不可分的。」

 視頻末尾,方漢奇先生對李瞻先生表示:「說話就是新年了,借這個機會,給你們全家拜個年,拜個早年,祝您老人家身體健康,百歲都不在話下,相期以茶,超過一百歲,謝謝!」

 方漢奇出生於1926年12月,廣東普寧人,1949年畢業於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後併入蘇州大學)新聞系,先後在上海新聞圖書館、上海聖約翰大學新聞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工作。1958年,方漢奇隨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全體師生併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79年被評為副教授,1983年被評為教授,1985年起任博導,2004年退休。方漢奇退休後繼續擔任博導,並於2005年被評為榮譽教授,2009年被評為榮譽一級教授。

 此外,方漢奇還曾任中國新聞學會常務理事、首都新聞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

 據《光明日報》2017年9月刊文介紹,方漢奇是新中國資歷最深、教齡最長的新聞史學家之一,他所著的《中國近代報刊史》訂正前人錯誤200餘處,是迄今為止被引證最多的新聞學專著,而他的《中國新聞事業通史》《中國新聞事業編年史》等書籍也被譽為國內新聞史研究最權威的教材。

 有著中國人文社科領域最高獎項之稱的「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頒獎禮2017年9月28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方漢奇與經濟學家劉詩白同獲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兩位老先生年齡均超90歲,教齡逾70年。

 關於方漢奇先生的頒獎詞如此寫道:「先生以畢生心力,七十餘年如一日,潛心治學中國新聞史,為新中國新聞學重要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方漢奇教授還是一位資深的互聯網使用者。

 根據金羊網此前報道:「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90後』,方漢奇對這個世界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1998年左右,他就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最早的一撥網民。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彭蘭記憶中,他讓學生進行了幾次現場指導,把操作寫成指南,就『按圖索驥』開始了互聯網之旅。」

 2010年,年近84歲的方漢奇開通了微博,一不小心玩成了大V,擁有175萬粉絲。微信興起之後,他又興致勃勃學會了聊天建群和掃二維碼,「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

 李瞻先生祖籍山東壽光,1926年生,1956年獲台灣政治大學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歷任新聞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他主講新聞史、比較新聞學、太空傳播等課程。李瞻於1963年和1972年兩次赴美國留學,從事研究工作。

 1967年,李瞻獲台灣當局教育部門文科學術獎金和金質學術獎章,1975年獲曾虛白學術基金會新聞學術著作獎。他曾任台灣當局教育部門國語詞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學術辭彙主編,台灣商務印書館大學叢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門主編,還曾擔任過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所長、教授,大眾傳播教育協會常務理事等職。

 李瞻著有《世界新聞史》、《英美電視制度之分析》、《太空傳播的發展及其影響》、《比較新聞學》(又名《新聞學》),編有《中國新聞史》(中國新聞史方面的論文集)等。他是台灣著述較豐、影響較大的新聞學者之一。

 作為祖籍山東的知名學者,正如方漢奇先生上述視頻中提到的,李瞻多次回大陸講學,尤其是2009年前後,李瞻在山東省內的山東大學、濰坊科技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多次設壇開講。

 學界當時評價其:李瞻教授具有中西兩種教育背景,文化視野開闊,一生治學嚴謹,學術著作等身,成就斐然。李瞻教授原籍濰坊壽光,博聞強記,思維敏捷。他積40年治學經驗及人生體驗和觀察,就為學之道、儒家學術研究方法和現代研究方法、創業之道及做人做事原則作了深入淺出地闡述,風格嚴謹縝密、平易樸實,使人受益匪淺。

 同為山東人的台灣大學前校長孫震如此形容這位老友兼同鄉:李瞻兄像「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進亦憂退亦憂」的范仲淹。

 1982年,李瞻向台灣當局建議開放大陸探親,舉行兩岸政治談判,以示追求和平之決心,後被逐步採納實行。李瞻開始與大陸新聞學者進行書信往還,為兩岸新聞學界的進一步交流提供了可能。七年之後,兩岸新聞學術交流開始了破冰之旅。

 1989年9月1日,台灣新聞院校教授訪問團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邀請,來到久違的北京進行訪問。該訪問團里的學者,來自台灣最優秀的新聞院校,其中就包括政治大學李瞻教授。也正是在這次訪問中,時任中國新聞學院院長周立方、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何梓華與資深教授甘惜分、方漢奇等,共同邀請李瞻先生到北京參加兩岸新聞教育會議。

 此後,李瞻先生多次到大陸訪問交流,參加新聞學術會議,舉行新聞學術報告,參觀大陸新聞媒體和新聞教育機構。

 另一方面,在李瞻先生的積極努力下,大陸學者到台灣進行訪問交流的願望得以實現。1993年6月25日,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召開「中文傳播暨教學國際研討會」,35位大陸新聞傳播學者被邀參會,這是台灣開放大陸探親後,大陸新聞傳播學者首次到台灣進行學術交流。早在1989年那次「破冰」的人民大學會議之後,李瞻教授便積極促成大陸學者首次訪台事宜,並於1990年與「中國新聞學會」共同向大陸學界發出邀請。首次訪台計劃雖有波折,但在李瞻教授等兩岸學者的積極推進之下,大陸學者首次大規模訪台最終得以於1993年成行。(圖源網絡。)

責任編輯:羅維維 大陸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向台灣新聞學泰斗李瞻拜年 網友:被暖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