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金管局:首9個月接954宗詐騙投訴 超去年全年

金管局:首9個月接954宗詐騙投訴 超去年全年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10-12 18:10:0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球詐騙案現增長趨勢,金管局昨表示,今年首九個月收到954宗詐騙投訴,涉款金額最大的個案為一宗投資騙案,共120萬歐元。投訴總數遠超過去年全年總和的555宗,當中七成與信用卡交易有關。不過,在多項措施推出後,金管局收到涉及詐騙的銀行投訴個案的升幅有所放緩,從今年首季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7倍,放緩至今年第三季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3倍。

 「積分計劃」詐騙情況佔多數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涉及信用卡交易的個案,以聲稱「積分計劃」詐騙情況佔多數,即騙徒發出附鏈結的短訊稱積分快到期,要求事主付小量金錢兌換禮品,從而套取了事主的信用卡資料。當局會持續加強銀行系統對不法交易的檢測,以及提高市民的警覺性。

 阮國恒又指,最近一個月局方收到十多宗涉及即時通訊軟件包括WhatsApp相關的詐騙個案,一些市民的手機疑被黑客入侵,黑客利用他們的手機發附連結的短訊到有關市民的朋友圈,稱急需用錢,事主不虞有詐點擊「中招」。有關個案損失報稱介乎幾千元至一萬元。

 建立銀行之間的信息共享平台

 金管局向28間零售銀行發通告,要求銀行提供足夠資源和專家,確保銀行業在信息共享、交易監察和客戶警示的三大範疇的打擊詐騙重點合作措施如期推出。

 金管局指,第一個重要項目是銀行之間的信息共享平台(FINEST)。該項目首階段已於今年6月推出,包括5間銀行具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並集中於交換懷疑與詐騙相關的洗錢活動的企業信息。

 金管局助理總裁(法規及打擊清洗黑錢)朱立翹表示,平台推出三個月,運作暢順,通過該平台交換的信息,一半涉及投資騙局,其餘與網購、網上情緣騙案有關。她指,下一步會與業界和持份者持續檢視和優化共享平台,讓更多銀行參與,亦會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就提升銀行間信息交換擴展至個人戶口的發展諮詢業界和公眾。

 28間銀行實施實時詐騙監察

 第二,推出實時監察系統以加強銀行實時監察可疑戶口能力,並警惕騙案的潛在受害人,阻截有關騙案款項落入騙徒戶口,減少損失。當客戶進行轉帳時,若收款賬戶與銀行根據執法機構提供騙案情報而被識別的可疑賬戶脗合,系統將發出風險標示並對交易作出跟進。

 目前,28間零售銀行已按要求,全部實施實時詐騙監察。金管局表示,在下一步會要求銀行逐步加入更多資料,務求可以發現及監察更多可疑戶口及網絡,提升客戶不要轉錢入騙徒戶口,盡量在源頭堵截騙案。

 將推「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

 第三,金管局正推動「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用戶用轉數快轉帳時,若FPS識別代號與警方防騙視伏器內標籤為「高危有伏」資料脗合,會在確認交易前向用戶發警示。金管局主管(金融基建發展)黎巧兒表示,預計該服務未來兩個月推出。該局提醒市民,每次交易前,無論是否收到警示,均須仔細核實付款詳情和收款人身份。

 FPS參與機構若為個人用戶提供即時轉帳服務及使用FPS識別代號,都必須參與向用戶提供防騙警示,將有逾40間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參與此計劃。當局指,目前各機構正積極落實相關工作(例如系統修改與測試),預計服務將在未來兩個月推出。

 金管局指出,當局與警方已設立機制,通報雙方處理個案時留意到的最新詐騙手法,並在社交媒體平台及網站發放相關教育資訊及警示,提醒市民小心,盡量在源頭避免騙案發生。當局會持續監察各項目措施落實的成效,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合作全方位打擊詐騙。(記者 姚一鶴)

 頂圖:金管局指,今年首9個月收到954宗涉及詐騙的銀行投訴個案。中新社

責任編輯:程向明 金管局:首9個月接954宗詐騙投訴 超去年全年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