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 | 【專訪】故宮副院長王躍工:香港文創發展前景光明

有片 | 【專訪】故宮副院長王躍工:香港文創發展前景光明

責任編輯:副刊 2025-04-15 19:19:2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部

 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特別展覽現正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由北京來港為展覽揭幕。王副院長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是國際化的窗口,連結了多元文化與思想,有助將中華文化輸送到海外。他又談及了故宮與香港未來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創的發展前景。

  

故宮文創研發不少融合文物 歷史文化與現代設計的日常用 品,實踐「讓文化走進生活」 的理念。(記者 靜儀攝)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接受本報訪問 ,流露了 他對宋代文物的深厚知識與感情。(記者斯如攝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訪港,與香港故宮副館長王伊悠一同接受訪問,兩人分享了策展工作的點滴,並暢談未來兩地的合作交流計劃。

 王躍工表示,「流動的盛宴」展覽以飲食為主題,展示了中國上千年的生活面貌,而飲食文化與今天的生活息息相關,賦予了展覽多層次的意義。這個籌備長達兩年的展覽,呈現了8件國家一級文物,王躍工認為選擇展品的標準是切合主題:「文物與飲食文化貼切,以玉器、唐三彩和書畫等文物種類,從不同角度、時代詮釋飲食文化,這是策劃展覽、選擇展品的根本原則。策展時亦考慮了文物的稀有性和珍貴性,能讓參觀者通過展覽認識不同時代文物的歷史內涵與實際作用。」王躍工再三強調「文物背後的故事」是實現文物接近民眾的重要元素,展覽應考慮文物背後蘊藏的故事,以及其與觀眾之間的聯繫。

「流動的盛宴」以不同種 類的文物反映中國古人的飲食文化。(記者 靜儀攝)

 自香港故宮2022年開幕以來,一直與故宮博物院保持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談到兩館未來的合作計劃,王伊悠透露,今年將與故宮博物院的數字與信息部合作舉辦數碼沉浸式體驗展,她解釋這個展覽的特色,是「沒有文物」:「屆時展廳不會展示實體文物,而是把文物『加工』成為數碼資料演繹。至於目前館內1號至5號展廳的文物也會每3個月或6個月更新,輪換故宮博物院的另一批文物。」

王伊悠透露 ,年內將舉辦數碼文物體驗展 。 (記者斯如攝)

 打開文創新領域
 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豐富,並推出了相應的文創產品,將文化內涵賦予到產品之中,也令故宮IP廣為人知。故宮並於2023年7月開設了「故宮文創香港空間」。王躍工表示,空間是內地和香港之間交流的橋樑,也是北京故宮首個以地域命名的主題空間,相當有意義。「香港空間」內裏有很多香港本土特色文創產品,如金庸漫畫、香港警察紀律部隊的文創品,也有香港設計師、香港非遺等元素的設計品。王副院長表示,「香港空間」開設不到兩年,已接待了數百萬人次觀眾,其中以青年居多:「設立『香港空間』的初衷是希望不論香港、內地或國際的年輕人,都可以通過這個小小空間,了解香港和內地的緊密聯繫,文化一脈相承的特性。」王躍工續指,「香港空間」的獨特性在於既有香港特色文化產品,也有與故宮結合的新文創商品。當群眾走入故宮博物院,不僅可以了解故宮蘊含的歷史,還可以通過文物與文創產品,體驗到香港的文藝風情。他透露,將來會與更多香港機構拓展合作空間,融入如綠色環保、非遺等理念,令更多觀眾在北京故宮看到香港文化的身影。
 王躍工並與記者分享文創經驗,他建議香港故宮文創要「守正創新」:「香港有許多特色的文化元素,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價值,通過創新,同時結合國際大都市、設計之都的背景優勢,以及科技與文化結合的新趨勢,可為文創打開新領域。」對於未來,王躍工展望與香港更多的文創機構、科技機構、商會等進行深度合作,把文創產品帶向國際,使更多人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及其背後蘊含的故事,藉此引發對多元文化的興趣與思考。他希望以香港作為平台,共同攜手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海外,將文化傳播傳承。

推出文創產品,可將文物的文化內涵帶到商品之中。

 宋代文物數碼展可行
 2012至2015年,在香港鐵路宋皇臺站建造工程中,出土了大量宋元時期的考古遺存。記者問到,未來會否與香港故宮合作舉辦宋代文物展,並與本地的宋皇臺古蹟進行聯動。作為曾深入研究不同朝代佛教文物的專家學者,王躍工表示這是個有意思的策展思路,並大讚宋代文化的「璀璨」:「故宮藏有很多南北宋時期的文物,包括書法、畫作等,由於文物的時代原因,要考慮其稀有性、脆弱性,以及價值。」目前要舉辦宋代文物展有一定難度,王副院長補充,若條件允許,未來可以考慮用數字科技的方式,把宋代文物與「香港宋時期的故事」相連,相信能引起香港觀眾的興趣。
王躍工最後說到,北京故宮十分看重與香港的合作,未來與香港故宮、香港其他機構均有實質性合作,「希望透過香港國際窗口的地位,把故宮所代表的中華文化,和香港本土,以及跟世界各地文化在香港做成互相交流、互建的平台。」記者:李靜儀、孔雀兒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眾多珍貴文物,是 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記者 靜儀攝)

責任編輯:副刊 有片 | 【專訪】故宮副院長王躍工:香港文創發展前景光明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