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旅客出行體驗,深圳機場自本月起,已將國內航班截載時間由原先的「航班計劃起飛前40分鐘」調整為「航班計劃起飛前38分鐘」。此次調整後,深圳機場在國內同量級(6000萬及以上)機場中率先實現全場航班截載時間低於40分鐘,旅客將獲得更充裕的手續辦理時間。
據了解,航班截載時間是指根據航班計劃起飛時間,提前停止辦理值機和行李託運的節點,航班截載後到航班起飛前,機場和航司需要完成載重平衡計算、行李裝運、餐食配送、旅客登機、廊橋撤離、飛機推出等一系列保障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各方高效協同、緊密配合,才能確保航班安全、按時起飛。國內大型機場由於運營主體多、體量大、多航站樓運營等情況,航班截載時間的每一次壓縮,都對整體運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深圳機場以保障流程優化和智慧化運行、服務為抓手,持續提升航班保障全流程效率。繼2023年7月1日將國內航班截載時間從45分鐘縮短至40分鐘後,本月起再次突破,進一步壓縮至38分鐘,截載時間首次縮短至40分鐘以內。
此次截載時間縮短2分鐘,微小調整的背後,凝聚了深圳機場與多家航空公司的協同努力。去年,深圳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萬人次,單日旅客量最高突破20萬人次、日保障航班量最高超1300架次。為實現高位運行下運行保障效率提升,深圳機場在服務保障前端環節,藉助自助設備、網上值機、一碼通關、易安檢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各環節手續辦理效率;在行李保障等後端環節,聯合航司優化分揀廳布局、合理配置設備資源、整合場地資源,實現全場作業效率全面提升,為進一步壓縮航班截載時間提供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