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 特别报道
廣州百年「大鐘樓」「舊」貌煥「新」顏
2021-09-15 20:27:21 來源:香港商报网 責任編輯:薛正轩
    隨着文物保護技術的發展,廣州百年「大鐘樓」終於等來了使它徹底恢復原貌的技術和時機。2021年7月,經文物保護專家多次論證的施工方案被廣州市文旅局批覆通過並正式啟動施工。廣州海關教育處博物館管理科副科長王利忠表示,此次將對「大鐘樓」外牆進行的是紅磚牆面油漆清除。
 
粵海關博物館「大鐘樓」正面照
 
    「大鐘樓」(粵海關舊址)建成於1916年,由兩名英國人,當時的海關總稅務司署營造處的總營造司狄克(D. C. Dick)和建築工程幫辦安洛得(C. D. Arnott)負責設計建造,廣州本地的暉華昌工程公司承建,是一棟英國愛德華時期巴洛克式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建成時外牆採用的是清水紅磚牆。
 
    「清水」就是指將建築材料原汁原味地呈現出來,這是英國在19世紀末興起的美術工藝運動在建築上的體現。然而這些外牆的紅磚曾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被紅色油漆覆蓋,或許當時的人們認為刷過油漆的磚牆顏色統一,醒目乾淨,既好看又利於牆面的保養。
 
粵海關博物館「大鐘樓」背面清水紅磚牆
 
    「實際上這是一種受當時文物保護水平所限的觀念。」 王利忠介紹,在紅磚上塗油漆雖然看起來比較整齊劃一和美觀,但實際上油漆會封閉磚體的細微孔洞,使磚體內的水分無法隨溫濕度變化自由進出,即阻礙了水蒸氣的呼吸作用,導致紅磚外表面產生酥化現象,間接造成了文物修繕工程中常見的「保護性破壞」。
 
    2006年,在廣州海關積極爭取下,「大鐘樓」(粵海關舊址)被國務院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後數年,廣州海關對「大鐘樓」進行了整體修繕,邀請廣州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對「大鐘樓」進行勘查論證,確定紅磚牆面的油漆對磚體的保護是不利的,需要進行清除。受經費及文物建築表面清潔技術限制,當年僅對「大鐘樓」背立面北面紅磚牆的油漆進行了清除,而對於東、南、西三面內走廊的紅磚牆面,廣州海關一直在尋找更合適的機會和更好的清除方法。
 
    隨着文物保護技術的發展,「大鐘樓」終於等來了使它徹底恢復原貌的技術和時機。2021年7月,經文物保護專家多次論證的施工方案被廣州市文旅局批覆通過並正式啟動施工。
 
粵海關博物館「大鐘樓」走廊內刷油漆(左邊)與未刷油漆(右邊)紅磚牆對比
 
    據介紹,本次紅磚牆油漆清洗採用集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於一體的蘇打粒子清洗技術。該技術是目前國際文物保護界公認最好的文物清洗方法。蘇打粒子即為碳酸氫鈉微晶體,清洗時以壓縮空氣或高壓水為動力,將蘇打粒子磨料以壓力噴射至紅磚表面油漆層,通過碰撞瞬間產生的爆破衝擊、摩擦剝離等作用,使油漆、鏽蝕、積碳、油污、灰塵等得以清除,完整恢復磚體原有風貌。
 
    「『修舊如舊』是文物保護的重要原則之一,我們把『大鐘樓』的牆面恢復『舊』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如果把牆面比做建築的『皮膚』的話,能夠暢快地呼吸是非常有利於建築本體的保護的。」王利忠介紹,此次牆面油漆清除採取的材料無毒無害,清洗方式對紅磚本體損傷小,清洗效果好、效率高,對所有暴露出來的油漆均能清除,能夠最大程度還原磚體原貌。
 
    歷盡千帆鵝潭闊,一覽珠流。在文物保護新技術的幫助下,百年「大鐘樓」清水紅磚牆再現建造之初橘紅色素麵的自然美感,同正面奢侈華麗的花崗岩相比,紅牆端凝典雅,含蓄蘊藉,讓「大鐘樓」這座百年老建築再次煥發出迷人的新風采。(記者 黃裕勇 通訊員 關悅)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掃碼瀏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