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最早的城市 常德澧縣城頭山

2020-07-16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6000年前的史前世界,是怎樣的模樣?位於常德澧縣的一片高崗或許能給你答案——高高城牆與護城河內,生機盎然地生活著中國第一個城市,這裡有房屋、有稻田,甚至還有著中國第一個大型祭壇。
 
世界上最早的稻田在城頭山發現
 
  1979年7月,澧縣文化館考古專幹曹傳松和王本浩來到澧縣城頭山,用村民家借來的鋤頭挖了一小塊泥土。他們萬萬沒想到,就是這麼輕輕一挖,即叩響了已經沉睡6000多年“人間第一城”的門扉。
 
  花開待有時。經過前期充分的準備工作,1991年到2001年,以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長何介鈞研究員為總領隊的考古隊,先後對城頭山進行13次考古發掘,將1.6萬餘件出土文物和近9000平方米的邊邊角角悉數清理而出後,得出令世界震驚的考古結論。
 
當年開挖現場
 
  城頭山是中國最早的城市,在它未確證之前,已知最早的城是河南鄭州西山古城,距今約5300年。1996年冬和1997年冬,考古隊將城頭山城牆從內至外解剖貫通,提取文化地層中的木炭標本作碳十四年代測定,第一期城牆年代為大溪文化第一期,距今已過6000年。
 
  6000多年前,綿延逶迤的武陵山餘脈,還是一片莽莽的原始森林,平原上灌木叢生,植被茂盛,河網交錯,溝壑縱橫。棲息的水鳥,悠閒的牛羊,奔跑的虎狼,與忙碌的人群、低矮的草房、冒煙的陶窯構成了一幅恬美的畫卷。
 
  此外,城頭山還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稻田。在城頭山東城牆的挖掘工作中,發現平行排列著三丘古稻田,灌溉設施已初步配套。用碳十四和光釋光測年的方法,測定農田中的泥土下層距今6000到6600年,上層距今6300至6200年。
 
祭祀坑群
 
  遠古時代,水系發達的洞庭湖平原生長著成片成片的野生稻,當最早從山上走向平原的先民發現這種可以食用的作物時,以狩獵為主的原始生存方式切底改變。為了滿足更多的需要,就有了野生稻向栽培稻的轉化。
 
  依託規模化的稻作,城頭山區域人口快速增長,並形成城市。從遺存的建築柱洞可以看出,當時這裡已經存在較大的院落,有的建築還有多個套間、多組房子和灶台。所有建築都有一定的排序,並通過相應的道路、廣場和公共建築將城市分出若干功能空間。
 
俯瞰城頭山
 
  考古學家認為,這些建築表明,當時的社會以大型家族為生活和生產單位,並由擴大的家庭組成世襲社群。社群聚集為城市,城市有城牆及護城河等等。更為震撼的是,城頭山還發現並挖掘了兩座時代最早的完整祭壇和眾多祭祀坑。城內還有5000多年前的“宮殿”,結構為四周環繞回廊樣式,與古代希臘建築有相通之處,“宮殿”旁邊還有一座“神廟”,東西為9.7米,南北8.7米。
 
  城頭山城址的發現,表明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對研究人類文明的起源、早期城池的起源以及階級、國家的產生具有意義,並由此改寫了中國的史前史。(文、圖:張思靜、澧縣縣委宣傳部、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
 
[责任编辑:趙書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