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瞻前】旅遊業黃金二十年-香港商报

【鉴往瞻前】旅遊業黃金二十年

2017-06-01
来源:香港商報

  過去20年,本港旅遊業大幅增長。

  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

  香港回歸祖國20年以來,為香港旅遊業帶來了黃金機遇,出境及入境旅遊業均獲得大幅增長。1997年,本港居民離港外遊人數為4160萬人次,2016年接近9000萬人;當年的訪港遊客人次只有1040萬,2016年全年則有5665萬人次到訪香港,增長近6倍。1998年,香港新機場投入運營,接待量由2863萬人次增長至2016年的7051萬人次,由2010年起,香港國際機場的貨運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以國際旅客客運量計算,香港是全球第二最繁忙機場。

  香港旅遊業在回歸後取得的輝煌成績,源於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回歸後,中央逐步放寬內地旅行團來港的限制;2003年,中央向香港開放個人遊(自由行)計劃,目前有49個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身份來港旅遊。受惠自由行政策,2004至2014年間是香港入境旅遊的黃金期,訪港遊客持續大幅度增長,由2004年的2180萬人次,上升到2014年最高峰的6083萬人次。同時,內地尤其是廣東省20年來旅遊業發展蓬勃,交通、景點、酒店、飲食、購物等旅遊配套日趨完善,不但吸引香港市民,亦同時有助海外旅客對兩地作互動旅遊。

  特區政府重視旅遊業發展,持續投入資源進行旅遊、交通設施基建,提升香港整體的接待能力。迪士尼樂園於2006年開幕及海洋公園不斷擴建,令香港能擁有世界級的景點,其他包括昂坪360、挪亞方舟、天際100等新建的景點,持續吸引遊客到訪。目前,香港已經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旅遊城市,在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發布的「全球百大旅遊目的地城市」排名中,香港在2015年以2669萬人次的過夜旅客,連續7年蟬聯第一,可見香港對旅客的絕對吸引力。

  旅業受壓 牽動全局

  旅遊業是香港傳統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根據政府推算,旅遊業的直接經濟貢獻佔本地生產總值的5%,就業人口約27萬。旅遊業的產業鏈相當長,除了帶動景點、酒店、交通及娛樂等行業,亦會影響零售、飲食、物流運輸、廣告出版及基建等各方面。根據世界旅遊業理事會推算,旅遊業對香港GDP的間接貢獻比例高達16.8%,就業人口為56萬,佔總勞動人口的14.7%。

  2014年開始,香港旅遊業增長陷入瓶頸期,連帶影響零售業連續24個月下跌。今年首季,訪港旅客轉跌為升,按年增加3.7%,帶動零售業終於結束連續兩年的跌勢,同期零售業銷售價值上升3.1%。由此可見旅遊業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可謂牽一发而動全身,正是因此,政府和經濟學者都將訪港遊客表現,作為影響零售業及失業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回歸20年來,香港旅遊業的穩定發展,直接受惠於中央的政策支持。如果沒有開放自由行,香港的服務業發展不會如此蓬勃。開放自由行之後,由於遊客增加衍生了一些問題,例如個別居民社區受到遊客滋擾,深圳戶籍開放「一簽多行」之後,水貨客走私現象增多,強迫旅客購物的新聞時有發生,但這些問題在整個旅遊業的發展中只是一段插曲。因應上述出現的問題,通過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積極溝通,采取了應變措施,情況已得到改善。

  好客之都 前景光明

  展望未來,香港旅遊業的前景仍然光明。從整體接待環境來看,近年的「驅蝗行動」、反水貨客示威、「佔中」及旺角暴動等等對旅遊業不利的事件應不再發生,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會得以恢復。近年來,香港政府通過完善法例、積極執法,嚴厲打擊浻客及強迫購物等行為,保障遊客的權益。《商品說明條例》推行幾年來,商舖的不良營商手法得到遏制。對旅行社監管方面,旅遊業監管局即將成立,為經營零負團費、強迫遊客購物的旅行社和導遊定下刑事處罰。上述措施對提高遊客來港旅遊及消費的信心、維護香港好客之都及購物天堂美譽有正面作用。

  從整個旅遊業的接待容量來看,香港有多項大型旅遊、交通設施正在建設中,其中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蓮塘口岸、機場第三條跑道系統,這些本地及跨境的交通基建都會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亞洲交通樞紐的地位,並將香港的輻射面進一步擴大到整個珠三角地區和內地一線城市。旅遊設施配套方面,香港酒店預計到2019年將有95000個房間供應,迪士尼未來5年將增加109億元投資擴建,大嶼山發展計劃中,將以康樂、休閑、綠色旅遊為主題,特區政府近年來開始利用香港的自然、文化、歷史資源,發展深度旅遊,增加新的旅遊亮點,這些都讓香港的整體接待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未來,只要香港維持穩定,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與中央政府保持良好溝通,借助內地經濟發展的機遇,充分利用我們的市場網絡和產品優勢,相信香港旅遊業的發展前景會更加光明。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