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樂山:一國兩制保港競爭力 港企須把握中國機遇-香港商报

史樂山:一國兩制保港競爭力 港企須把握中國機遇

2017-06-1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小旎報道:「太古集團過去20年投資香港與內地的成功經驗,給了我們充分信心,未來繼續投資中國市場。」老牌英資洋行太古集團主席史樂山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這家從英國利物浦起家發展至今的龐大企業,目前將主要業務集中在大中華區,史樂山對中國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太古集團主席史樂山表示,集團主要業務集中在大中華區,對中國發展前景樂觀。

  「一國兩制」是妙不可言的偉大政策

  太古迄今已有200年歷史,它於1870年踏足香港,曾與怡和、和記及會德豐並稱為四大英資洋行,一度掌握香港的經濟命脈。上世紀50年代,太古集團以香港為基地拓展業務,至1997年香港回歸後,精準把握時機,與香港經濟一同成長,如今旗下產業橫跨航運、航空、地產、零售、冷藏、農業、貿易及實業等領域,在港上市的公司市值已逾2000億港元。

  史樂山說:「回望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的報紙對香港前途充滿各種擔憂,沒人談論或預計到香港今日會成為新股上市集資額連年稱冠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個成就顯然要歸功於香港與內地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合作。」

  史樂山表示,20年來,香港本質上仍然是一個高度開放的自由港,其法治、廉潔、多元等核心價值並未改變。他認為,「一國兩制」的實踐對保持香港的活力與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

  「『一國兩制』是一項偉大的政策,妙不可言。」史樂山表示:「當時香港與內地均處於經濟與社會發展改革的道路上,他們從不同的位置出發,但可以預見未來將逐漸交匯。『一國兩制』則有效保證了雙方在一個框架下,充分利用已取得的成績各自向前發展。」

  中國表現總超預期

  基於對香港前景的信心,太古集團在港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目前它除是國泰航空的東家、太古糖的生產商、金鐘地標太古廣場的經營者,集團旗下位於港島東的住宅項目太古城也多年成為反映本地樓價走勢的指標屋苑之一,附近由工廈改建而成的太古坊則逐漸成為港島區新興的商業中心。史樂山說:「香港回歸為太古集團開啟很多機會,集團業務規模在回歸後顯著擴展,未來也將繼續大力投資香港業務,包括地產、飲料及增設國泰航空的航線等。」

  太古集團在內地的業務可謂涉獵廣泛,從地產投資、飛機工程到冷藏及零售等,目前僱用員工逾3.3萬名,並與多家大型央企建立了合作。史樂山透露,過去20年,該集團在內地累計投資約700億元人民幣,成績單也十分亮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驚人,對比現在與20年前的中國,完全認不出來了。」史樂山說:「雖然現在仍有人對中國持懷疑論,但縱觀歷史,中國的表現總是超過人們預期。」他認為,經濟發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難免面臨各種挑戰,但中國政府懂得採取必要的改革措施,集中發展經濟,成績傲人,預計未來也會繼續這樣。

  大灣區有利香港發展

  近期陸續有外商撤資中國,史樂山則不以為然:「太古集團的看法顯然與他們不同,我們在中國正在增加投資。」他又說:「中國逐漸龐大的中產階級可謂近10年、甚至未來10年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重大課題之一,他們消費欲望強烈,追求高品質生活,企業應想方設法參與其中尋覓商機。」

  談及中國目前大力推進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一帶一路」倡議,史樂山也展現出濃厚的興趣:「過去20年,香港、深圳與大珠三角地區的經貿及文化往來越發密切,逐漸成為一片綜合區域,因此『大灣區』的誕生可謂水到渠成,是十分正確的舉措。」

  他認為,香港作為金融、貿易、物流、航運及交通中心的優勢,將隨「大灣區」的發展而強化,史樂山表示,他已走訪過區內一些城市,但由於交通原因,對珠三角西部地區還缺乏了解,「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打開那片區域,未來駕車就能便利到達,這將開啟全新的篇章」。

  未來機會仍多 會續留港投資

  至於「一帶一路」倡議,史樂山篤定地說,公司正在潛心研究這些機遇,以便找準適合的切入點。他續指,香港擅長貿易與物流業,作為發達的港口,在海上絲綢之路部分可扮演主要角色,而太古集團的相關業務也與該機遇相契合。

  此外,香港在資本市場及專業服務領域也表現出色,史樂山說:「我看到很多香港公司都在主動尋求機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種積極進取、靈活應變的企業家精神,是香港多年來獲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今年61歲的史樂山於1980年加入太古集團,至今已在港度過37年時光:「香港對我來說就像家一樣,我絕對會繼續留在這裏……回歸後的香港與內地不斷合作,過去20年的飛速發展受惠其中,相信未來20年仍將有很多機會!」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