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坊之父”:这里始终是让人“做自己”的地方-香港商报

“兰桂坊之父”:这里始终是让人“做自己”的地方

2017-06-12
来源:香港中通社

  兰桂坊集团主席盛智文在办公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刘昀摄

  在香港哪里可以体验灯红酒绿、畅饮狂欢的夜生活文化?相信很多人都会首选兰桂坊。这条宽不过20米、长不过300米的小巷位于中环核心商业区,汇聚着过百家酒吧与餐厅。每当夜幕降临,附近的工薪阶级、时尚达人及中外游客都会来此消遣,这一切的创建者就是被誉为“兰桂坊之父”的犹太裔商人盛智文。

  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的盛智文自19岁来到香港掘金,转眼已近50年。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到休闲文化的商机,一手创建了兰桂坊这个世界级娱乐招牌。回归20年以来,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原有的制度与生活方式得以延续,“马照跑、舞照跳”。盛智文留了下来,兰桂坊也留了下来,成为香港今日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香港回归前,兰桂坊是老外们的天下,华人只占少数。20年后正好调过来,本地人成为主流,占据七成半客源,但热闹依旧。”盛智文近日在其位于兰桂坊加州大厦的办公室内向记者忆述他与香港的情缘。新华社记者刘昀摄

   “20年来,香港虽然经历了这么多挑战,但兰桂坊仍是让人们可以真正‘做自己’,享受自己时光的地方。”被誉为“兰桂坊之父”的盛智文近日接受中通社专访时这样说。

  走在兰桂坊L型的上坡小巷上,盛智文环顾他建立的三栋大厦和道路两旁林立的餐厅、酒吧,感慨地说:“这些是我一手带大的孩子。”

  上世纪70年代,盛智文带著他赚到的第一桶金从加拿大来到香港从事时尚行业。喜欢热闹,穿著随性,不到正式场合不穿袜子的他,无法适应香港当时拘谨的英式就餐礼丁,但也很难找到一家可以和朋友轻松小聚的餐厅。

  与生俱来的“商业头脑”,令他开始在香港寻找适合开这种餐厅的地方。

  在盛智文的记忆里,那时的兰桂坊被花店、肉摊、意大利小食店和小印刷商占领,少有人发现它的潜力——和中环“心脏地带”只相隔步行几分钟的距离。

  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兰桂坊开设的第一家餐厅“California”大获成功,此後他不断收购这一带街区的物业,并将兰桂坊发展成娱乐休闲胜地。直到现在,兰桂坊有约136间餐厅和酒吧。

  盛智文对记者说,1997年之前,兰桂坊被称为“鬼佬”区,客人中75%是外国人,25%是本地人。回归之後,这一比例差距逐渐缩小,到现在本地人已成为主流。

  盛智文回忆,1997年6月30日晚上的兰桂坊像跨年夜一样热闹。一场庆祝香港回归的派对在兰桂坊举行。一块空地上还摆放了一个大型充气玩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玩偶是一位妈妈抱著自己的小孩,这也寓意著香港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盛智文说。

  那天晚上,盛智文在兰桂坊看到庆祝回归的人,也看到一些担忧香港会因回归失去自由而前来买醉的人。但相同的是,他们都选择了兰桂坊。

  回归後马上被卷入亚洲金融风暴的香港,氛围再次变得紧张。不变的是,兰桂坊依旧是人们聚会、互诉心事、排解压力的地方。

  盛智文笑说:“金融危机前,人们会喝香槟;金融危机後,他们都来喝啤酒,因为比较便宜。”

  而真正让盛智文感到“可怕”的,是接下来爆发的SARS,整个香港笼罩在恐惧中,兰桂坊也不例外。他记得,当时兰桂坊几乎没有人,酒店只有1、2位客人入住,人们不敢互相接触,就连坐电梯时都是用手肘触碰楼层按钮。

  但阴霾是短暂的。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协议,并推动港澳“自由行”。盛智文认为,这确实为香港的未来带来了光明,而其後的经济复苏,也显示了香港自身的“can do spirit”(可以做到的精神)。

  盛智文说,随著香港的转变,人们的品味也在变化,兰桂坊当然也一直在变。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37年来兰桂坊不停地在创新。例如已经连续举办25年的万圣节街头派对;每年人数都有所增长的嘉年华;提供上百款啤酒和各式音乐表演的音乐啤酒节等。

  望著周六夜晚兰桂坊涌动的人潮,盛智文对记者说:“兰桂坊的美,就在於这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可能是百万富翁,也可能是清洁工人,但兰桂坊不会给任何人贴上任何标签。”他说,20年来尽管香港经历了这么多挑战,兰桂坊的这条上坡小径还是那么“难爬”,但每天这里也还是那么热闹。

       中通社记者 田静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