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棠哥暢談廿年社會發展 港勞工地位大有提升-香港商报

【独家专访】棠哥暢談廿年社會發展 港勞工地位大有提升

2017-06-19
来源:香港商报

  鄭耀棠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相比回歸前本地工人地位已大有提升。記者林駿強攝

  【香港商报网讯】香港回歸20年以來,關乎每個打工仔的勞工待遇亦不斷優化,最低工資今年5月起已加至34.5元/小時。大紫荊勛賢、為打工仔打拚大半生的工聯會元老鄭耀棠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樂見本港勞工待遇優化,相比回歸前本地工人地位已大有提升;展望未來,他對下屆政府勞工議題施政審慎樂觀。他還寄望香港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抓住機遇,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再創新的發展奇跡。香港商報記者馮煒強

  人稱「棠哥」的鄭耀棠,是典型工人階級出身;1962年加入工聯會屬下洋務工會,曾擔任理事長及會長。1990年代中,先后擔任立法局及臨時立法會議員。從2002年起,過去15年獲任特區政府行政會議成員。迄今為止,他還擔任了19年的全國人大代表,是本港政壇重量級人物之一。

  鄭耀棠於1997年11月接受本報專訪。資料圖片

  歷屆特區政府關注民生

  一直以來為打工仔打拚的棠哥對記者表示,相比回歸之前,最近20年來本港工人地位已大有提升。回歸前的1960至70年代,工人地位低下,經常被戶主欺壓,隨時可能被解戶,有冤亦無路訴。更可悲的是,當時港英政府視而不見,尤其對貧窮問題采取回避態度,未設「貧窮線」之餘,更視「堅尼系數」如無物,甚至不承認「堅尼系數」是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標。

  回歸之后,歷屆政府關注民生問題,眾多保障勞工的法例通過,如強積金、最低工資、標準工時、女士產假、男士侍產假等等,大部分都得到落實,大大加強了勞工保障。「如今,老闆要炒工人,亦不是話炒就炒,若遇上不合理的解戶,工人可告上勞資審裁署,工人必然會得到合理賠償。」

  鄭耀棠夫婦在香港回歸祖國當日留下珍貴一瞬。資料圖片

  林鄭有經驗處理貧窮問題

  棠哥續稱,雖說本港勞工待遇有所提升,但以香港經濟發展情況看,目前工人仍未足夠分享到經濟發展成果,「目前香港仍面對貧富差距大問題,有人『發過豬頭』,有人要住劏房、為兩餐奔波」。

  他舉例指,「退休保障問題,由我剛出社會為勞工爭取權益開始,至到今日仍唔湯唔水。相較臨近國家及地區,香港退休保障仍很落后。」因此,他期望在全民退休保障議題上,香港可以有進一步的邁進。

  「解決貧窮問題及優化勞工保障是下任特首必須面對的議題。」鄭耀棠認為,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有勇氣、有承擔,曾擔任扶貧委員會主席,處理貧窮問題有經驗。在政府已訂立「貧窮線」情況下,新任政府可以順藤摸瓜,找到需要幫助的一群,繼而推出針對性措施。

  對於貧窮問題,棠哥對新一屆政府審慎樂觀。他提出,訂立「貧窮線」在具體幫助貧窮人口上起很大作用,而林鄭月娥在制訂「貧窮線」上功不可沒;她在擔任扶貧委員會主席期間事事親力親為、出謀獻策,期望她在正式就任特首后推出更多扶貧措施。

  提高勞工保障勢在必行

  至於勞工問題,棠哥坦言,明白政府有兩難之處,一方面提高勞工保障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提高保障某種程度上會損害商界利益,如取消強積金對沖,商界就企硬。「我期望新一屆政府上場后可在此方面多下功夫」。

  對於勞工福利,棠哥在訪問中多次講到:「經濟不斷發展,但工人沒有分享成果,才是最大的可悲。」他指,社會及身家富足的戶主不要忘記,社會有今日的繁榮、商人有今日的富足,都是打工仔的血汗換回來的,社會各界有義務協助打工仔爭取福利。

  冀林鄭修補撕裂促進和諧

  最近幾年,違法「占中」、「旺角暴亂」等暴力沖突頓起,反映了香港社會撕裂跡象愈來愈明顯。而有關大事件都發生在梁振英任內,由此不少反對派人士將責任歸咎於他,指其引發社會撕裂。對此,鄭耀棠明確表示不同意這種說法,指出梁振英任內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反對派反覆操弄之下社會才出現了不少不和諧聲音。

  不認同「CY引發社會撕裂」

  棠哥指,回歸初期,本港社會確實比較和諧,未現「社會撕裂」、「勇武派」等詞匯。如今,之所以出現撕裂,是因過去經濟民生問題導致民怨累積。他指,由於人口增長,市民根本不夠屋住,在需求上升、供應不足情況下樓價定會拾級而上,進而引起「買不起樓、上不了車」、「儲夠首期,樓價已升」等社會熱話。

  鄭耀棠認為,梁振英深知解決房屋問題要由土地著手,故上任伊始馬上復建居屋及增建公屋,但問題核心是覓地困難,這亦是因過去沒有積極儲地所致,而梁振英確實盡了最大努力來解決問題。他贊揚梁振英有理念、有使命感,有心解決香港面對的問題,「過去5年來,在增加房屋供應及勞工保障問題上,他都積極與包括工聯會在內的多個黨派溝通和吸納意見」。

  部分「三無」反對派只懂破壞

  面對目前本港社會撕裂,棠哥坦言,這其實都是因議會內部亂相間接引起的。他批評現時議會內部分反對派議員,「無禮貌」、「無規矩」、「無建設」,只懂破壞,造成罵人文化,令部分年輕人有樣學樣,只懂埋怨自己沒有錢、沒有樓,卻忘記了上一代人是經過自身努力打拼才創造輝煌成就的。

  也正因如此,棠哥寄望候任特首林鄭月娥能夠兌現參選時的承諾,加強與立法會各黨派的溝通。他認為,林鄭月娥有能力、有承擔,期望在其任內政府與社會各界有更主動的溝通,為社會創造更和諧的環境。

  大灣區發展之於香港機不可失

  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鄭耀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將成內地及香港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他表示,香港是大灣區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應發揮「一國兩制」優勢,與大灣區內城市優勢互補。

  港須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早前隨同特區政府考察團赴粵港澳大灣區訪問的鄭耀棠表示,大灣區之於香港是機不可失,「蘇州過后無艇搭」。那麼,大灣區城市群中,香港的角色如何呢?

  棠哥指,國家將香港、澳門納入大灣區發展版圖,原因就是看中港澳具有「一國兩制」優勢,也令粵港澳大灣區明顯有別於東京灣大灣區及三藩市大灣區。可以斷言,粵港澳大灣區日后發展將更具特色。

  鄭耀棠稱,「作為內地離岸窗戶,香港優勢在於法制健全、具國際視野及信息流通;內地則表現為基礎建設力量雄厚,人才資源豐富。兩者若能互相配合,大灣區發展將會如虎添翼。」

  鄭耀棠於2015年獲頒大紫荊勛章。資料圖片

  棠哥指,可以預期區內城市未來將會有更多方面的合作,如經濟發展涉及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日后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在這些層面都要互相適應,互通有無。因此,他希望國家能在政策上作出調整,為協同發展拆牆松綁。

  發展遲滯拉布議員應負責

  隨著內地經濟發展壯大,確實在很多方面已超越香港。鄭耀棠坦言,如創新科技、電子支付及人才建設等領域,香港早就被迎頭趕上。他說,「問題在於很多香港人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后,沒有意欲去追,最后被拋離就是必然的事!」

  他續稱,「更可悲的是,部分作為代市民發聲的立法會議員,不單不知道自己(指香港)在某方面落后,而且還阻撓別人推動社會進步。」他憶述,「政府想要成立創科局,早在2012年就已提出,但反對派『玩拉布』,一拖就拖了3年之久,直到2015年才成立。」他指,科技範疇一日就可能有翻天覆地變化,「拉布」議員對香港發展遲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至於「政府現在是否要鼓勵港人至內地工作甚至居住」,棠哥笑言根本不需政府去鼓勵,隨著拓展大灣區市場成為大勢所趨,在尋求發展前提下,港人自然會到內地發展,「從來都是哪里有發展,哪里『溫到食』,人就會去哪里。好像內地改革開放,港商蜂擁到內地,幾乎所有制造業都搬到內地。事實也證明,當時北上的商家,很大部分都取得豐盛的成果」。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