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香港创新科技的优势在上游-香港商报

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香港创新科技的优势在上游

2017-06-28
来源:香港中通社

  “虽然可能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科学院,但有一个好的开始。”港科院创院院长徐立之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访问时介绍,港科院的工作是推动香港科技发展和科学教育,将香港提升为一个科创城市。

  2015年11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同年12月5日,拥有27名创院院士的港科院也正式宣告成立。港科院院士是香港颁授的最高科学家荣 。

  徐立之忆述,由香港科学家组成的港科院前期工作小组最早在2008年已向当时的特区政府提交筹组港科院建议书,但未获开“绿灯”,直至2015年底时机成熟,港科院得以成立。一个小插曲是,“香港科学院”当时已被注?,由此转而命名为“港科院”。作为国际知名的遗传基因专家和前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成为创院院长。

  上世纪80年代末,徐立之从加拿大多伦多断续回来香港,那时学者需要自己寻找研究经费,他认为香港的学者都很有办法,生存能力很强,香港回归之後,学者慢慢开始也和内地有了合作。

  “临近的地方都投资科技,压力就来了。”徐立之表示,深圳现在吸引很多内地高校成立分校或研究所,竞争很大。香港的强项在上游的基础研究,但是如果不好好利用国家资源,加强与内地合作,同时自己投入,是没法在创新科技领域享有地位的。

  “创新科技是新经济的动力,将来五年非常紧要。”他说,深圳是高新科技产业非常发达的地方,但缺少研究性大学,虽然可以吸引高校成立研究所,但香港有研究成果可以利用,如果两地合作就可以快很多。

  徐立之直言,香港多所大学科研水平享誉世界,但问题是没有做到将技术转化成产业。这是大学的客观环境决定,教师专注於出论文,而技术转移通常需要十年以上时间才能见到结果。他希望政府、业界去做鼓励技术转移的工作,大学进行配合,如果业界可以有发展,工作机会自然就增加,“但这个鸡和蛋的问题怎么开始,政府的责任就很大”。

  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徐立之觉得香港走入了恶性循环:就学生来说,一般的心态是最好报医学,其次报法律,科学工程排很後,为追求高分,在中英数和通识之外的科目投入精力较少,并且一大部分并不真正追随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目;就大学来说,工程学院生源少,不得不收一些没读过高数和物理的学生,对学院打击大;就企业来说,有的也不会聘请这类学生,觉得他们基本功不行,找不到工作所以就更没有人愿意读。

  “这是恶性循环,不断发生。”徐立之说。港科院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香港现行中学教育学制下,学生修读高等数学科的比率由2012年的23%下降至2016年的14%,远较新加坡和新西兰的40%为低,并远远落後於日本、韩国和台湾的57%至80%,报告认为“情况令人忧虑”。

  徐立之认为,学校和家长应该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兴趣,鼓励他们追随兴趣。当追随兴趣时,机会不断会来。他同时也寄语学生,追随自己的兴趣,如果选择创业,失败是必然的经过,做研究也都不是一次就做出来,创新研究是辛苦的、竞争的。(香港中通社记者 宁之羽)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