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0年丨中資金融機構在港奮斗史-香港商报

香港回歸20年丨中資金融機構在港奮斗史

2017-07-09
来源:證券時報網

网络图片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回歸20年間,金融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速是同期GDP的兩倍,銀行、保險、基金業資產、收入等快速增長,香港已成為全球大型金融機構開拓亞太市場、輻射全球的必爭之地。而在這20年間,中資金融機構經歷了從起步到繁榮的飛躍,在市場上扮演的角色也從微不足道轉變為主要參與者,其發展歷程更是香港金融市場變遷的一個縮影。

  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后更重視風控

  國泰君安是最早進入香港市場的中資券商之一,早在1995年就在香港正式成立公司,現已有20多年歷史。“國泰君安那時來香港,主要為了做B股業務,公司只拿了3198萬港元資本金,投資規模很小、招聘人員特別困難,更別提品牌效應,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國泰君安國際主席閻峰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當時市場對于中資券商并不了解,說普通話的人也沒多少,公司總共也就十來個人。1997年恰逢香港回歸,香港和亞洲證券市場都很火爆,由于業務不多,為了爭取早日盈利,公司就利用有限的資本金,加杠桿進行了包括B股、港股在內的的中小股票的投資。”

网络图片

  隨即而來的亞洲金融風暴,使得市場上最火的香港本土券商百富勤以及正達證券機構相繼倒閉。“國泰君安香港公司也出現了大幅虧損,凈資產從3198萬港元變成了負1.3億港元,實際上資不抵債,瀕臨破產危機,”重大關頭,閻峰臨危受命接掌整個公司,“我當時果斷做出砍掉自營投資業務的決策,隨后牢牢抓住市場帶來的兩次機會:一個是B股開放,利用連續5天漲停板機會將公司所持股票高位套現;另外2000年香港交易所上市,國泰君安因持有港交所股權又拿回第二桶金,補充了資本金。”

  對于風險控制的把握,成了閻峰在金融風暴中吸取的最大教訓,也使得他謹慎投資、搭建金融服務平臺為主的發展思路更加堅定。2010年,國泰君安國際成功在香港上市,成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香港中資券商,目前也在香港中資券商中發揮著重大的影響力。

  人才招聘多元凸顯國際化

  如果按照時間軸來計算,亞洲風暴后早期進入香港市場的中資金融機構算是活了下來,而真正發展的起步是從2005、2006年開始,證監會正式發放牌照允許中資金融機構到香港開展業務,諸如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相繼進入香港市場;隨著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來襲,外資大行大量縮減在香港的業務,市場環境的變化帶來的機遇使得中資金融機構迎來起飛的10年。

  網絡圖片

  有銀行系背景的建銀國際就剛好在這個時期成立了。建銀國際董事長兼總裁、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胡章宏告訴記者,建銀國際是2004年開始創建的,從主營投行業務的金融公司著手,隨后又逐步設立了資產管理公司以及證券公司。2008年是建銀國際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金融危機爆發后,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有些外資機構縮減其在港業務,許多中資機構抓住時機加速拓展,吸納人才和市場份額。對此,胡章宏回憶:“當時的市場雖然蕭條,我們卻從未動搖對香港經濟的信心。記得我們當時還在媒體頭版刊登過一個招聘廣告,講述10年后的愿景,尋找新經濟方面的專業人士和業務機會,建銀國際這些年的業績也充分證明了優秀人才對業務發展的重要性。” 據統計,從2008年6月至次年6月,由于業務蓬勃發展和業務量快速增長,建銀國際的員工總數增加了50%。而目前建銀國際團隊成員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在多種文化的碰撞下,多方經驗的集成下形成特有的人才體系。

  “以前我們沒有辦法給外資大行的人那么高薪水,就算是能給他們也不愿意來,因為當時中資券商還沒發展起來,招聘的多為香港本地人,”閻峰對于人才招聘方面也頗為感概,“而隨著公司實力的變強和市場對中資券商的認可,近兩年招來的合規、風控到衍生產品的人員都是在外資至少有20年以上的從業經驗,今年還從港交所挖了一個資深的業內人士加盟來做資本中介業務。”

  他還補充道,“以前在發展債券業務從美銀美林招聘了一個中層加入國泰君安,在公司發展的非常好,他就把自己以前的同事也介紹過來,由于國泰君安的風險控制能力強,很多外資基金經理發現國泰君安整體風格和原來工作環境的風格是吻合的,除了工資和獎金未來會有增長,他們更看重的中資券商未來的發展和上升的空間。現在公司有從內地來的、香港本地的,也有德國人、美籍華人、澳籍華人,十分多元化。”

  IPO承銷占據主導地位

  網絡圖片

  據彭博數據顯示,1997年香港IPO十大承銷商被外資投行及本地投行壟斷的局面,到20年后的今天已被完全顛覆。2017年至今,以IPO集資額計,在香港排名前十的投行中,中資券商已占據香港前十大上市承銷商中的九席。胡章宏認為,中資券商在IPO市場的份額大幅提升,反映的是近年來內地企業“走出去”融資以及金融服務需求,中資券商近年來的快速崛起,也是近20年間香港金融市場的顯著變化之一。

  或許前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的個人履歷更能清晰的反應出這樣的變化。2015年他從工作了近10年的美銀美林離開,投身于華泰香港的籌建,身份也變成了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現在的陸挺雖然家在香港,但更多的辦公時間卻穿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內地城市。

  “我在2005年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一門心思都想進華爾街的投行,去香港首選的就是其在亞太的總部,完全沒有考慮過中資機構,2006年的時候,中外資實力在市場環境、資金流向、業務重點等差距很大,現在則不一樣了,”陸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加盟華泰證券看好的是中資券商未來的發展機會,隨著市場上買方的即管錢的機構,如財富管理、基金公司、FOF、私人銀行正在成為金融業的核心和主流,中資還有很大的‘突圍’機會,國內有大量海外理財和投資的需求,中資券商有貼近客戶的優勢,利用中資券商的優勢幫助中國人買賣港股,幫外國人買賣A股。”

  對于IPO業務未來的前景,陸挺也十分樂觀,“香港證監會如果允許同股不同權,將迎來IPO新的繁榮期,到時候更多的內地優秀公司到香港上市,我們除了研究和銷售也需要搭建好的投行團隊,提升在香港和亞洲及全球配售的能力。”

  中資券商在香港發展的20年,經歷了從市場的初級參與者到主要參與者的一個角色轉變,逐漸成為香港市場的一只非常重要的“有聲”力量,這是交銀國際董事長、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譚岳衡的總結。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也在2009年成立,截至2017年6月末,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共有111家會員單位,證券系和銀行系的機構合計超過50家。

  “未來隨著香港和內地互聯互通的深化,以及‘一帶一路’的倡議落實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推進,中資券商需要隨著中國大型項目一同走出去,深度參與其中,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以及執行能力,更廣泛的和國際機構一起參與競爭,在競爭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場地位和擴大影響力。” 譚岳衡期望。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