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篇】夯實基礎 精準脫貧-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十八大以来 > 最新报道

【江西篇】夯實基礎 精準脫貧

2017-10-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攻堅戰中,江西牢牢把握以產業、安居、保障為主線的十大扶貧工程,緊緊抓住「產業為根、立志為本、機制為要」三大關鍵。堅持精準扶貧,分類施策,積極抓好各項民生工作。把輸血和造血結合起來,著眼長遠發展,下大力氣培育貧困地區富民產業,使貧困地區具備自我發展的造血功能,實現真正意義的脫貧致富。

  撰稿人:夏賢榮 郭美勤 黃穎  林穎萍 萬柔

宁都县小布镇大土楼新村。

  扶貧扶志 啟動精神

  精準扶貧,打贏扶貧攻堅戰,江西在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堅持農民群眾主體地位,讓農民群眾有更多機會參與,扶貧措施因類施策、切實符合群眾的現實。

  在永新縣、井岡山市、吉安縣等縣市,採取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參與井岡蜜柚等脫貧產業的發展,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帶動貧困群眾增收。

  「你們的井岡蜜柚甜不甜?」這是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親切詢問。

  總書記說的井岡蜜柚,這個響當當的「老鄉工程」如今實實在在走進了羅霄山片區貧困地區的老鄉們心裏。

  正是播撒希望的時節。在吉安市永豐縣七都鄉沙洲內村,房前屋後、荒坡荒地變得綠意盎然,成了精準扶貧井岡蜜柚種植基地。

  「這可是我們的『搖錢樹』,脫貧致富就靠它了。」正揮舞著鋤頭的貧困戶黃春躍樂呵呵地說。

  井岡蜜柚盛產期平均畝產有3300公斤,按市場價每公斤5元計算,畝產值可達1.65萬元,除去成本,純收入至少在萬元以上,投勞不多,採摘也方便。

  為推進井岡蜜柚產業精準扶貧,七都鄉政府按照「苗要落地,技術服務要見人,成活要問責」的要求,栽種前,召開各村書記主任和包村工作組成員會議,組織鄉村幹部和部分貧困戶外出參觀學習;領回蜜柚苗後,召集所有貧困戶集中培訓井岡蜜柚種植技術,同時實行「1名鄉幹部+1名村幹部+1名貧困戶」的管理模式,對井岡蜜柚的選地、打穴、施肥、堆土、摘葉、管護等嚴格把關,保證成活率。

  這一系列有力措施,更增添了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政府工作做得實,我們心裏就更有底了!」望著生機勃勃的井岡蜜柚苗,黃春躍充滿了信心。現在,全鄉11個工作組幫扶的273戶貧困戶,已全部落實戶均種植井岡蜜柚33株以上。

  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要靠政策扶持、投入支持和社會幫扶,但根本上要靠貧困群眾「強身健體」,增強自我脫貧致富發展能力。而「雨露計劃」的實施,為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自我脫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為了能讓貧困的村民掌握技術,有發家致富的本領,能夠進城就業,江西推行的「雨露計劃」使受訓貧困勞動力進得了城、就得了業、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強貧困群眾自我脫貧致富發展能力。

  在九江,貧困家庭子女可以進入江西九江市與深圳高級技工學院合作辦學設立的「九江扶貧班」學習,畢業後不僅就業穩定還有機會落戶深圳。走出窮山溝,落戶深圳,對於大多數貧困家庭子女而言,在這之前很難想像。

  在吉安,青原區大塘村依託農函大開展網絡技術、農業專項技術及產業化等實用技術培訓18期,培訓村民660人次,組織8名村民赴企業學習實用技術,培養出黨員致富能手12人,幫助培養「雙帶」型3人。

宁都石上曾坊桥帮灯。 

分级、打腊、包装流水一条龙。郑敏摄

  社會保障 精準到位

  江西積極建立社會保障機制,為貧困戶提供保障,為農村低保戶、五保戶等提供托底保障;構築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重大疾病商業補充保險、重大疾病救治「四道防線」,確保貧困人口有病能醫,防止因病致貧、返貧。

  身患脊髓灰質炎的龍南鎮新都村廖光雄今年53歲,由於腿腳不靈便一直找不到工作,生活全靠政府救濟。2015年4月,廖光雄應聘進了當地福利廠。憑著自己的努力,很快就當上了組裝部的組長。他說,在這個廠上班非常開心,大家如兄妹一樣相處。「我在這裏以廠為家,找回了自尊,找到了人生價值」。

  給廖光雄帶來人生轉折的是贛州市龍南縣在全省率先創辦的就業扶貧福利廠。「我們當時的出發點,就是想讓這個特殊群體捧上『飯碗』。」龍南縣有關部門介紹道。

  龍南縣就業扶貧對象有6000餘人,大部分人沒有一技之長,文化水準低,身體狀況差,在就業競爭中處於弱勢。針對這一狀況,龍南縣在精準扶貧中創新模式,創辦了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縣就業扶貧福利廠,使之成為一家專門扶持貧困群眾上崗脫貧的公益性企業。

  母親中風十年、女兒剛上小學三年級,前年妻子查出患有尿毒症,每周都得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對井岡山市長坪鄉村民康海明來說,生活把人「壓得喘不過氣」--妻子和母親光是治療費用一年就得花掉4800多元。對於沒有技術和文化的康海明來說,一年拼盡全力的結果,也只有3500元的收入。

  像這樣的絕對貧困家庭,該怎麼扶、怎麼脫貧?政府給出了答案:用產業託管分紅扶貧和社保、醫療救助、子女上學的教育扶持等政策疊加,兜底扶貧。

  康海明所在的中煙村,通過幫扶單位--井岡山風景管理局資助的1萬元作為本金,入股村裏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確保每年20%的分紅。政府還為康海明一家4口免費辦理了新農合、新農保。

  2016年通過醫保康海明妻子報銷了近三分之一的醫療費,政府每年發放6480元的低保金,加上每年2000元的產業分紅,康海明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

  據介紹,江西近3年已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近50億元,整合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投入超過160億元,2016年新增10億元投入產業扶貧、保障扶貧和安居扶貧攻堅戰。目前,省直23個部門單位已出台精準扶貧實施工作方案,分別就社會救助和醫療保障扶貧、教育精準扶貧、基礎設施扶貧、金融扶貧等細化成180項配套政策措施。

  醫療下沉防止「因病致貧」。在省政府公布的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中,明確要求讓農村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更好防病」,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和保障,確保縣、鄉、村有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提高貧困地區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使貧困地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補齊貧困地區教育短板,有效避免貧困的「代際傳遞」,是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江西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建檔立卡貧困戶資助大資料平台。通過與民政部門資料互聯互通,收集全省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信息,建立到戶、到學生的教育精準扶貧資助平台,從幼稚園開始全程追蹤到大學畢業(含研究生畢業),確保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2016年江西安排財政資金近30億,在教育扶貧工作中實施貧困地區辦學條件改善、學生營養餐、現代職業教育創新、高校招生傾斜、高校服務能力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支持6個專項計劃,取得初步成效。17個集中連片特困縣、3744所學校、83.77萬名學生全面實現開學開餐;食堂供餐學校數2295所、學生人數53.58萬名,分別占總數的61.30%和63.96%。

  而對於一些現行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還不能完全解決學習、生活困難的病、孤、殘等特困家庭學生,江西努力拓寬社會資助管道。由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牽頭,積極引入互聯網+,建立了「心連心」愛心資助工作平台,構建社會各界與困難學生之間的直接助學模式。愛心人士可通過網絡平台檢索查詢特困學生的基本情況,確定建立資助關係。

广昌县羡地村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脱贫致富。 

寻乌县古坑村村民自家楼顶光伏发电。

  「千企帶千村」共襄扶貧

  江西省委、省政府作為扶貧的主導力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形成上下聯動、橫向聯合、齊抓共管的「大扶貧格局」。

  2016年4月18日,江西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在南昌正式啟動。這次行動是以民營企業為幫扶方,以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戶為幫扶對象,以簽約結對、村企共建為主要形式,通過產業聯村、就業增收、捐贈幫扶等措施,引導民營企業發揮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及經營理念等方面的優勢,與貧困地區市場、生態和勞動力等資源優勢相對接,幫助貧困村、貧困戶拓寬致富門路,開發優勢特色資源,培育主導產業,促進就業增收,加快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進程。

  根據安排,2016年-2018年,江西省工商聯將動員組織全省1000家以上的民營企業參與「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做到民營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责任编辑:许淼祥]